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宁德时代依然赚得盆满钵满,营收首降的锅由谁来背?

宁德时代依然赚得盆满钵满,营收首降的锅由谁来背?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依然有宁王之范,但其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出现营收首次下降,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它并非坚不可摧,它的大客户特斯拉、宝马等面临挑战,宁王很难独善其身,要不停创新寻找新增长点。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公布的2024年财报可谓喜忧参半。

财报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0%。这是宁德时代自2015年披露数据以来,营业收入首度出现下降。营收下降的同时,其去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达到507.45亿元,同比增加15.01%。

 

在全球动力电池排行榜上,宁德时代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根据宁德时代公布的数据,公司去年锂离子电池销量高达475GWh,同比增加21.79%。其中,用于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381GWh,同比增加18.85%。去年,宁德时代不仅以37.9%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更是全球仅有的销量突破300GWh的电池企业。在储能系统领域,宁德时代的销量达到93GWh,同比增长34.32%,全球市占率也是高达36.5%。不过,宁德时代在电池材料回收以及电池矿产资源业务的收入出现了同比下降。

 

为何营收下降?

导致宁德时代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电池价格的下降。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低位徘徊。有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去年全年均价为9.1万元/吨,这个价格相比于2023年下跌约65%。而2022年11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甚至一度达到61.7万/吨。自去年10约下旬开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曾跌至7.15万元/吨的低位。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自然会让宁德时代以及其他电池企业纷纷下调售价,对于宁德时代的销售额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相比于电池价格的下滑,以下原因或许更加值得宁德时代关注:

终端市场需求难以维持高速增长。2024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市场,混动车型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纯电动车型。以中国市场为例,长续航插混以及增程式车型,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购车的首选。购车成本更低,日常通勤也完全可以依赖不短的纯电里程,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混动车型可以完全克服电动车的根本性难题:无论是冬季出行,还是高速公路巡航,都不用再有任何焦虑。

 

主机厂变数较大。从车企角度来看,它们也不在仅仅把“宝”押在宁德时代一家身上。一方面,以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为代表的本土电池企业都在强势崛起,分走了一部分宁德时代的份额。对于主机厂来说,在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引入两家电池供应商对于保障供应链安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像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在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电池自研。对于主机厂来说,这不仅是为提升自己盈利能力做出的努力,更是希望能够将电池和整车在研发层面放在一起进行设计,实现整车整体性能最优。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宁德时代关注的是,其主要客户中特斯拉、宝马以及蔚来等,当下在电动车市场上或多或少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主要的客户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那么也会对宁德时代的业绩带来一定的冲击。

 

为何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在营收额下滑的同时,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反倒大幅攀升。这要归功于宁德时代在去年推出的包括神行Plus电池、天行L-超充、天恒储能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实现了对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储能等多个场景的全面覆盖,成为宁德时代提升市占率和利润率的关键所在。以神行Plus 电池为例,这款磷酸铁锂电池,不仅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拥有支持电动车续航破1000公里的能力;而且其可以达成4C超充特性,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充电速度过慢的痛点。按照宁德时代的预计,今年像神行电池、麒麟电池的这些新产品的出货量占比预计将达到总出货量的60%-70%,届时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除此以外,海外布局成为宁德时代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不久前,其官宣了计划发行H股并在港股上市,说到底就是为了为其在海外设厂进行准备。当下的宁德时代缺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宁德时代自己的公告,公司将拿出半数利润分红,加上年初已经派发的54亿元,其两年分红累计将超过400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2025年拟使用不超过40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在港股上市,更多还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化的融资渠道,为其当下诸多的海外项目来服务。像德国工厂产能提升、匈牙利工厂投产以及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都是花费不菲。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特朗普一改之前拜登时期对于中资赴美设厂的态度,欢迎各国资本在美国设厂。这不是说宁德时代会立即赴美投资,但是在美国设厂,就近服务特斯拉、福特这些宁德时代的大客户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毕竟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只看重给美国带去的利益和工作机会。

 

宁德时代的隐忧在哪里?

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严重。就像整车一样,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战。放眼国内整车市场,价格战下,无论是强如特斯拉和BBA这样的跨国巨头,还是一汽、上汽、长安这些传统国有车企大佬,亦或是吉利、比亚迪、长城这些民营车企都难以置身事外。在动力电池市场,虽然宁德时代的江湖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但是其他动力电池制造商在新一代产品的研发上,无论是从产品性能还是从最终的定价上都对标宁德时代。就像几年前,国内一众车企把对标车型都放在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上。

 

而为了维持自己在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2024年,宁德时代投入了186.07亿元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高达5.14%。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研发投入的水平,有助于宁德时代对旗下产品的持续翻新,确保自己在传统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优势。同时宁德时代也需要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这些新领域的投入强度。虽然这些新的电池产品在进入商业化领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宁德时代放松的话,那么一旦竞争对手在固态电池商业化等方面拥有决定性优势,那么宁德时代现有的地位将会被动摇。

 

点评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储能市场,下一阶段都是需要重点开拓的新赛道。在传统车用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新的赛道要尽快挑起大梁,帮助宁德时代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否则,未来几年内,国内整车市场的价格战大概率会在电池市场重演。届时,宁德时代也将面临一场不小的挑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19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