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广汽丰田混动车型销量逼近30万台,本田能否成为拦路虎?

广汽丰田混动车型销量逼近30万台,本田能否成为拦路虎?

广汽丰田8月份的销量已经出炉,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其在混动领域上的表现。包括第八代凯美瑞双擎混动、雷凌双擎混动、威兰达双擎混动在内的广汽丰田混动世家持续发力。为何丰田能够在混动领域独占鳌头,其混动技术到底有多豪横?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广汽丰田8月份的销量已经出炉,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其在混动领域上的表现。包括第八代凯美瑞双擎混动、雷凌双擎混动、威兰达双擎混动在内的广汽丰田混动世家持续发力,8月份双擎混动销量为9200台,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39%,占总体销量的13%;自今年1月至8月,累计销售52228台,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29%。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汽车市场表现非常低迷。但是这也恰恰从侧面看出广汽丰田在混合动力方面的优势,让我们感受到了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强悍。事实上,目前有不少车企都已经在这混动领域上发力,甚至有不少车企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得了大批用户的支持,但是为什么广汽丰田依旧能够在混合动力上独领风骚?

 

出道早,收获大批粉丝

广汽丰田在2010年就开始开拓混合动力市场,并成功导入了首款混合动力车型第六代凯美瑞双擎混动。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丰田在导入第六代凯美瑞的的同时,几乎将当时丰田最先进、最可靠的丰田混动技术引入到国内。广汽丰田在后续推出雷凌双擎混动时,几乎在市场容量最大的中级车市场掀起了混合动力的普及风波。今年威兰达双擎混动的推出,更是对广汽丰田“混动世家”阵容的一次扩充。

据官方信息表明,双擎混动将会成为广汽丰田TNGA产品线标配,后续导入的所有TNGA架构下的车型,都会提供双擎混动版本。自丰田在1997年推出首款混动车型—普锐斯之后,丰田在短短的20多年里把其混动产品推向了全球,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1500万台。

单从丰田混动车型的销量数据来看,其影响力几乎已经遍布了全球,虽然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也是非常快速,但是仍然要承认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的领先位置。当然,丰田也只是趋于领先的位置,并不意味着其能够在独享混动市场,除了丰田以外,本田在混动技术上也是不断的突破,隐隐有种要超越丰田的感觉。为此,接下来我们就将丰田的THS系统和本田的i-MMD系统进行对比,看看二者究竟存在哪些差别。

 

丰田在前,本田黄雀在后

丰田的混动技术起步早,自1997年申请专利之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不断前进,已经奠定了其在混动领域的霸主地位。目前丰田最新混合动力系统为THSⅡ,关于这一代动力系统最具亮点的地方就在与其行星齿轮组。它将发动机和电机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通过PSD动力分配器来分配动力,通过3大信号来精确的控制9大动力输出模式,从而在6大行驶模式中,将电机和发动机优势进行互补,使得发动机时刻保持在最佳、最经济的工作区间,以达到最省油的效果。

关于本田i-MMD系统是基于非等功率的电传动逻辑,并且在发动机高速区间通过离合器能够与输出端直连,以此克服电传动的低效区间。

换句话说,本田的i-MMD系统有点类似于增程式混动,发动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输出动力,而是在为电池充电,只有在高速的巡航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直接动力。从动力切换的角度来看,丰田混动系统是通过特有的行星齿轮组合进行动力输出,本田混动系统的动力切换需要离合器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混动车型的电池不会完全没有电,电池采用了浅充浅放的策略,PCU会根据复杂的工况保留部分电池的电量,一方面是为了电池的寿命,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电量多、电量少两种情况下,保持基本相当的动力水准。目前来看,本田和丰田都是目前全球在混动领域上的主要代表。

产品丰富,底蕴厚

对于广汽丰田,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其技术有多强,或者是销量有多高,而是其高保值率。关于汽车保值率,与多个方面相关,包括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口碑等等。根据不久前著名汽车资讯公司J.D.Power联合58汽车和优信二手车,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型车市场上,广汽丰田凯美瑞三年车龄保值率高达60.7%,同级排名第一。

这一成绩与广汽丰田的品质监控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大多数缺陷较多的三年年龄的车型在保值率上都表现不佳。广汽丰田被誉为“丰田21世纪全球模范工厂”,是唯一连续三年全部生产先获得丰田全球品质监查“零缺陷率”的海外工厂,其生产环节不用返修的一次合格率高达98.8%。换句话说,广汽丰田的品控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辆品质好、适合家用的车型。而广汽丰田恰好做到了这一点,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把混动技术搭载在更多有优势的车型上,让混动车型与更多老百姓打交道。加上产品矩阵丰富、入门门槛低等优势,广汽丰田混动世家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举个例子,消费者最看重的燃油经济性,我们以丰田凯美瑞为例,按照一年行驶2万公里换算,每年几乎可以省下将近2000多元,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

 

点评

有人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往往尝到的“红利”也是最多的。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因果,好的技术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反之,消费者也能通过购车的方式来推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0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2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1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6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21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23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0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1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1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5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5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9-24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