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传祺祭出SUV “硬派”剑指何方?

传祺祭出SUV “硬派”剑指何方?

硬派SUV 是SUV爱好者的奢望,也是三车合一(越野、轿车、MPV )的集成,属于全天候,无障碍车型,代表一种境界。现在还很难说SUV 的出路在“硬派”,但传祺GS8S的努力无疑是面向这种需求和方向,其产品除了接近SUV的本质之外,可以视为广汽传祺祭出的一张王牌。不过,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 :硬派SUV 是SUV爱好者的奢望,也是三车合一(越野、轿车、MPV )的集成,属于全天候,无障碍车型,代表一种境界。现在还很难说SUV 的出路在“硬派”,但传祺GS8S的努力无疑是面向这种需求和方向,其产品除了接近SUV的本质之外,可以视为广汽传祺祭出的一张王牌。不过,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   蕾

 

挑选SUV,不论是谁,几乎都会选择硬派。这种一致性跨越了性别、年龄和地域,其认知的终极目标就是在越野上,这几乎是个常识,不用质疑,也不用斟酌,更不用解释,这是产品属性的“硬核”。

所以,大凡想生产SUV,或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别立新宗,独领风骚,就必须在“硬派”上做文章。否则,就是一种弱化,离开属性,偏离产品的硬核。纵观近20年的SUV 的产生(中国)和演变,以及癫狂和泛滥,不得不意识到此品类的车型似乎已经到了黔驴技穷,再无推陈出新的可能,空间变窄,消费厌倦,审美疲劳,重复制造,功能重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再燃激情,找到新意,挖出卖点,这是我受邀试驾传祺GS8S首先想到的。事实上,我对所谓的试驾是有抵触的,原因不难解释,很大程度上倘若不小心就会跌进“产品控”的陷阱,成了讲解员,被专业术语牵着鼻子走,即便评头论足,都摆脱不了性能参数对比的套路,或是主观感觉的自由发挥。这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我是怀疑的?心里嘀咕并非多余。缘由还是二十年多前与美国同行(汽车专业媒体)的一次交流。

上世纪末,国内汽车媒体兴起,有了“专业”的概念(多半是汽车杂志),其中核心内容就是试驾报告,效仿国外(汽车杂志)的做法,属于自己独创的并不多。就此,在与美国《大众机械》记者交谈时问道:“你们对试驾怎么看?”回答是,其实就是测试,属于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厂商很重视,消费者关注,试驾结果影响很大。所以,作为专业媒体对试驾的重视程度犹如“判官”般严肃,除了谨慎和权威之外,还要应对投诉和反驳(对结论负责)。“那你们的结论是如何做到权威?”回答是,要有自己的一套试驾标准和测试方法。原则是遵循法规和行业标准,初衷是为消费者试驾,强调不说好话,专门挑刺,用事实(依据)表达,不带主观评价。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试驾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厂家信服,行业认可,读者愿看(评论文章)。所以,在国外,专业媒体吃香,尤其是测试和评论是决定权威媒体地位的关键。即便在新媒体冲击下,专业媒体的生存空间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在日本的书店和书报亭,汽车杂志仍旧拥有一席之地,德国也一样,如同新闻,真正的新闻始终不会缺席。

两年前,与一批欧美顶尖汽车媒体人交流时,老话重提,他们依然坚持“试驾”的标准和体系,坚守自己的规矩,尊重以往的经验。所以,在与国外老牌汽车媒体的比较中,国内汽车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自己的标准和体系,缺少积累的自觉,还有点天马行空,那就不好说了。正因为如此,凡遇到试驾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心里在问,你有标准和体系吗?当然现在有经验的汽车媒体不缺,甚至不用准备就能当场解说,张口就来,脱口秀都行。相对于汽车这样专业性很强的产品,要解析得透彻并非易事,没有专业储备和经验积累很难拿捏到位。严格地说,现在国内汽车媒体离真正的专业水准还是有距离。民调显示,试驾报告左右不了市场,排行榜没有权威,评论缺少分量,症结还是在专业上,只是场景化的点缀,辅助定位和用途罢了。

基于上述原因,我对传祺GS8S感兴趣要远胜于试驾,不敢在专业上妄加评论,关注的还是常识性的问题。首先,这是在疫情之中首个来沪做线下试驾活动的车型(4月7日),表明汽车试驾正在回归正常,不失为新车传播的主要选项;其次,因SUV火起来的传祺品牌在此领域又有何新的动作;再是,传祺诠释硬派SUV有何底气。相信这并不是我的好奇,而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初引入SUV概念到兴起,再从时尚到流行,如果梳理一下就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对其争议不断,原因不外乎是真假之辨。在内行人看来,现在市面上跑的所谓SUV多半属于城市化SUV,与越野性SUV相比,貌合神离,上手之后就有感觉,咆哮不起来,尤其在荒郊野外,翻山越岭,泥泞沼泽中,缺少野性的粗犷,不羁的晒脱。所以,硬派SUV 成了喜欢SUV的奢望,是三大功能(越野、轿车、MPV )的集成,属于全天候,无障碍车型,一种境界。

传祺品牌的崛起离不开SUV,其系列车型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主要基于产品底子,即从地盘到技术及管理,可以说,得益于合资技术的反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集世界汽车技术之大成。尤其在SUV上得到了克莱斯勒的真传(SUV鼻祖),又有菲亚特造车经验(底盘与调校)的传授,这在自主品牌当中拥有胜人一筹的优势,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印证了一句老话,有比较才有鉴别,说明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

于以往的思路一样,传祺GS8S信奉的还是“产品主义”,在技术上不余遗力,商品上不惜工本,设计上不失潮流。综合起来,属于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那种,顺应了需求。相对于以往,在“硬派”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强化和突破,在驾乘上偏于越野(详见有关数据),在释放动力需求的同时,提供了精神放牧的自由空间。相信这种感性的吸引力已超出物理功能上的简单满足,注入了对“汽车后时代”审美生活需求的意识。

 

 

点评

 

无可否认,敢于在硬派SUV 上投入,放手给媒体试驾,表明厂家有足够的自信。相关数据和实物呈现,在功能和技术及设计三个层面来看,传祺GS8S在同级车的比较中已然十分抢眼,而试驾体验,尽管属于感性层面,但足以在路上踏实和自信无须赘述,可以说是对以往SUV的挣脱,不再受制于“城市SUV”的束缚,而是面向“越野SUV”的追求。这一转变在自主品牌的选择中具有诱导性,在驾乘中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现在还很难说SUV 的出路在“硬派”,但传祺GS8S的努力无疑是代表了这种需求和方向,其产品更接近SUV的本质,可以视为广汽传祺祭出的一张王牌。不过,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0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2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1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6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21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23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0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1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1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5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5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4-23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