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控股领克,吉利开始大整合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11月14日,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在一系列的股权操作后,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成为领克的控股股东。而领克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发布公告,将其所持领克30%的股份出售给极氪,彻底退出领克的经营。对于吉利来说,打造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更加符合整个吉利体系的利益。
一个全新的汽车集团呼之欲出
台州宣言之后,整个吉利体系动作连连。从吉利研究院、极氪和路特斯智驾团队的整合开始,到之后几何并入银河、雷达回归吉利汽车体系,再到如今极氪对领克的控股。
这其中,极氪和领克之间的整合意义最为重大。在极氪和领克整合之后,两个品牌之间的车型规划将得到进一步的统一。还有消息称,极氪汽车的掌门人安聪慧还将从沈子瑜手上接过极星中国的掌控权,出任极星中国的董事长。
从销量来看,今年1-10月,极氪总计交付了16.79万辆,同比增长82%;同期,领克的销量达到22.67万辆,同比增长近38%。在持续不断的新车型投放的激励下,如果两个品牌都能维持这个涨幅,那么未来,吉利汽车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把极氪、领克和极星中国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年产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届时李书福手中将不仅有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也会有一个在美股上市的且极具竞争力的“极氪集团“。这相比于如今单打独斗的极氪、领克来说,其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在行业中的话语权都将大大提升。
领克和极氪亟需避免内耗
从定位上来看,领克和极氪下一步存在一定的重叠。原本领克专注在燃油车/混动车型,而极氪则是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但近日,领克先后发布了Z10和Z20两款纯电动车型,极氪也官宣将进军混动市场。
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品牌在技术路线上开始出现了重叠。如果中国汽车市场还是20年的情况,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那么“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肯定是适用的。在定位和配置上略微做出一些调整,就能够收获更多的销量,何乐而不为。但如今国内汽车市场动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了历史。领克和极氪这两个由吉利系主导的土生土长的本土品牌如果产生不必要的内耗,肯定不是吉利高层愿意看到的局面。
还有,彼时吉利打造领克品牌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承接沃尔沃技术的转移,然后带动吉利实现品牌向上。所以领克最初几款车型都是基于CMA架构打造,而CMA则是脱胎于沃尔沃的EUCD平台。得益于CMA平台的赋能,领克在国内销量迅速提升,同时也乘势进军欧洲市场。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外资车企不再握有话语权。用领克来承接沃尔沃技术的意义已经不再。这时候将领克并入到极氪体系内,快速增长极氪的规模效应,对于集团来说无疑意义更大。
沃尔沃回笼资金
从沃尔沃的角度来看,这次换回80亿瑞典克朗的现金,对于当下的沃尔沃来说也显得至关重要。
一方面,眼下不少跨国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由于收益持续下滑,不少车企和零部件公司都在纷纷裁员。沃尔沃能够借这次吉利内部调整的机会,把领克股权出售给吉利,绝对是一笔不错的买卖。80亿克朗,对于沃尔沃的净利润的贡献将会是巨大的。2024年第三季度,沃尔沃的净利润也不过只有44亿克朗。而领克的这笔股权在手上,短期内也很难给投资人带来如此高的收益。所以可以预计,在这笔收入的支持下,2025年沃尔沃的财报表现不会差。
另一方面,沃尔沃目前需要投资的领域也很多。和其他车企一样,无论是在新能源还是在智驾智舱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在Northvolt出现比较大困境的时候,沃尔沃还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可靠的电池供应商来支持自己下一步的电动车计划落地。而80亿克朗可谓是雪中送炭。
其实,沃尔沃和领克背后的控制人都是吉利汽车,所以相关腾挪对于整个吉利系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对于当下沃尔沃依然还在支持的领克进军欧洲的计划,也不会因为这次的股权交易而有什么变化。
点评
对于吉利来说,极氪是不能输的一仗。举集团之力来确保极氪的成功,也是吉利能够在未来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未来,估计更多的资源向极氪来倾斜,包括吉利全新一代的混动系统也会优先被极氪来采用。但领克品牌对于吉利来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资产,尤其是当下领克也在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怎么同时把两个品牌运营好,对吉利而言是一个有难度的考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