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成都车展的定位为何难以改变?

成都车展的定位为何难以改变?

我们看到,成都车展上的展品都不是“首发”或“全新”,基本上都是当年京沪车展(隔年轮流)玩剩的复制,没有新意,或是业已发布或上市车型的重新翻炒,但展示的方式却有所改观,欲与京沪车展比肩,而内容贫乏,早就被京沪车展稀释,成了车展的鸡肋。对厂家而言,这是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车展。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 :我们看到,成都车展上的展品都不是“首发”或“全新”,基本上都是当年京沪车展(隔年轮流)玩剩的复制,没有新意,或是业已发布或上市车型的重新翻炒,但展示的方式却有所改观,欲与京沪车展比肩,而内容贫乏,早就被京沪车展稀释,成了车展的鸡肋。对厂家而言,这是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车展。】

 

撰文|颜光明 / 编辑|禾  子

 

今年成都车展搬出城,离市区有20 公里远的“西博城”。这对参展商和媒体来说有点不适应。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这是开辟了城市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商机和发展远景。故有人问,成都车展的“高大上”会给汽车带来怎样的可能和变化?从以往与当下比较来看,还是很难改变它的定位和属性。原因不外乎市场梯次转移和区域的局限。不过,如何改变办展方式,提新内容倒是引人思考。

 

 

 

成都车展新馆的不适应,其实并不陌生和奇怪。就像当年上海车展由市区搬到浦东,再由浦东搬到虹桥,以及北京车展由三元桥搬到顺义一样,一开始也都不适应,大有从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下子搬进了宽大奢华的宅院,有点不知所措很正常。相信很快就会被汽车发展的体量所填满,就像中国的机场,没有一个嫌大的, 用不了多久又会嫌小。中国的基础建设总是跟不上实际体量发展的速度。汽车就是最典型的现象。

 

然而,经历了高速增长的汽车业却突然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一线城市几乎到了停滞的状态,在限行限牌等政策的高压之下,汽车转型驱动由雷声大变成了雨点和暴雨,现已接受并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成都车展,实际上是可以观察中国汽车业走向和变化的窗口,它所折射的将是什么?

 

 

 

有人开玩笑,今年成都车展媒体日全部放开,不用记者证也很难填满偌大的场馆;参展商说,这是国内车展有史以来最宽敞也是最阔气的车展;媒体倒是有点担心起展馆能否填得满,它不像京沪车展,有很大的体量。新馆开张,热闹了半天,下午就走了大半(媒体),本来就空荡荡的场馆,显得格外稀落。接下来,车展就被打回原形——卖车。

 

 

事实上,成都车展历来就有“展销会”的属性。不管是大势托盘的幸运,还是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营商环境的变化,但成都车展在国内四大车展(京、沪、惠、蓉)中的排序还是以“卖车”为主,新车发布为辅,从它诞生至今都未成有实质性的改变。尽管经历了多轮提升和包装,加上政府的助力,各方都想把成都车展打造成“城市的名片”,但是,人们对车展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展销的思维。这种深层原因,既有历史的积习,也有现实的驱动。相对于京沪车展的盛况,成都车展的特色就是一个“销”字,打听下来,几乎每个展台都背负着销量的压力。于是,车展最大的亮点就是某某厂家卖了多少车,展品也多半是已经亮相和展出过,或已经上市的新车。

 

 

有人说,成都是来了不想走的城市。汽车也一样,都把这里看作了放大的卖场,车展的热闹多半来自这里的汽车消费升级,有着巨大的消费潜能。不过,也有变化。从过去以低端汽车消费为主的市场,到现在上升为以中高端车为主的市场。这种变化是十年前汶川地震之后带来的变化,称都汽车的热情一下子超越了北上广,成为全国汽车消费最活跃的城市。

 

 

另外,如今的成都也不再是汽车消费为主的城市,有了“地产车”,汽车产业的概念,并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除了有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之外,还有沃尔沃工厂等。当地满街跑的出租车都是当地产的捷达,沃尔沃也开始多起来了。从市场角度出发,成都被视为西南市场的重要门户,也是汽车梯度转移的战略要地。在这种共识之下,正在诱惑不少整车厂纷纷涌入,成都也就从一个汽车消费城市,一下子也变成了汽车生产的重要基地。这种热闹尽管是在重复北上广曾经一度的疯狂,但谁也不敢无视市场的驱动力。据观察,成都是目前全国新车上市最多的城市之一。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成都车展,其热闹的表象是一线城市浮躁的余波,或者说是跟风发酵的呈现,背后则是汽车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的结集地。车展虽然没有影响格局的新闻,也谈不上有含金量的信息,但厂商把它看作汽车冲量的一根稻草,也是在为潜在市场铺垫造势的平台。还没有到下赌的最后时刻。所以,谁也不敢小觑成都车展。扎堆成风,暗自角力。我们看到,成都车展上的展品都不是“首发”或“全新”,基本上都是当年京沪车展(隔年轮流)玩剩的复制,没有新意,或是业已发布或上市车型的重新翻炒,但展示的方式却有所改观,欲与京沪车展比肩,而内容贫乏,早就被京沪车展稀释,成了车展的鸡肋。对厂家而言,这是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车展。

 

 

种种迹象表明,成都车展在竭力平衡“展”与“销”的关系,试图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争夺展商,扩大影响。借助“金九银十”,提供抢夺全年销最后一波高峰期。问题是,光“销”不“营”,显然粗鄙。既无格调,也没品位。成都车展印象最深的是,经销商站台要多于展商,展会提示最多的是谨防小偷,发布最抢眼的是价格优惠,配合展会最积极的是促销——室外场地试乘试驾,等等。

 

 

这种现象无可厚非。车展隐性买车一直是圈内公开的秘密,也有这种需求,即便是京沪车展也难免,何况起源于“骡马大会”的成都车展,自带流量,本身就是特色。问题是,尽管华丽转身,披上“高大上”外衣,但地摊积习难改,与品牌也搭上,并不协调。这对车展品牌 丧害较大,如果不在“展”字上做文章,恐怕很难提升车展品位。

 

 

 

点评

有人说,成都车展的热闹是汽车市场的晴雨表,显然有点夸大,事实上只是区域性的动态市场。据观察,成都汽车热尚未退烧,梯度消费正当时。有报道,上海加油站的汽油价打折快打到“骨折”了。这意味着汽车降温既成事实。好多上班族开始弃车挤地铁。专家预测,未来上海出行模式将会模仿东京。理性提示,大城市不宜私家车出行。从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来看,向外的人生开始趋冷,向内的人生开始接受。

如果从这样角度作比较,成都车展倘若不在差异化上找出路,一味地跟风接盘,做京沪车展的下游,放在展销的位置,最终失去的不仅是“国际”两字,还将丧失品位,最后恐怕只剩下汽车展销的华丽外壳。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9-09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