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芯片价格一路下跌,新能源汽车能迎来降价潮吗?

芯片价格一路下跌,新能源汽车能迎来降价潮吗?

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半导体行业出现“芯片荒”,尤其是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导致交付推迟。同时因为芯片荒,部分芯片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这进一步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上升,售价上涨。但是自从进入8月以来,芯片的价格却一降再降,迎来了“雪崩”。有一款芯片去年的时候市场价格一度高达3500元,但现在价格却跌到600,跌幅超八成。另一款芯片,之前价格200多,现在价格只要20元,跌幅超九成。芯片价格的回落是不是意味着车企即将开始集体降价?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子

 

从去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原材料和芯片的价格受疫情的影响一路走高。而且原材料和芯片的价格波动势必会直接影响汽车的价格走势,所以车价在今年也是不断上调,多家车企迫于压力前后都进行了多次的涨价。而且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国内汽车减产将近200万辆,而全球范围内汽车市场累计减产超千万辆,造成汽车减产的原因就是芯片供不应求,严重短缺。

 

对于这些车企的涨价消费者虽然有怨言,但缺芯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也都默默的接受了。那如果成本下降了,车价会下降吗?自从进入8月以来,部分芯片价格便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这个消息也令汽车行业为之振奋。困扰汽车行业两年之久的“芯片荒”、“天价芯片”难题,真的就要结束了吗?

 

芯片为何会“身价大跳水”?

近期,芯片市场在经历了价格暴涨后,正处于下跌趋势。比如,意法半导体芯片价格现在已经降到600元/个,要知道在缺芯最严重的时候,它最高可是炒到了每个3500元,现在跌幅高达到82.9%。有些芯片去年的价格为每个200元,但是现在跌幅达到了九成,市场价仅需每个20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芯片的价格也出现断崖式下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芯片降价的最主要原因是芯片的供应量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很多商家正因为看准了企业对芯片需求量巨大的这个商机,纷纷进入芯片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我国新增注册芯片企业6.8万家,如今芯片企业已经达到了41.6万家,平均月增速高达41.6%,并且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芯片企业注册成立。

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芯片,芯片的数量自然就会增加,数量上来了,市场供需关系就会发生转变,使得芯片短缺有所缓解,面对供大于求的现状,芯片的价格方面自然就会出现波动,价格下调也是预料之中。

第二个原因就是部分行业对芯片的需求疲软,包括智能手机和PC领域,这两部分市场均出现了出货量下降的情况,所以今年以来,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

 

芯片价格回落,新能源汽车价格也要降?

听到芯片价格大幅下滑这一消息时,不少吃瓜群众纷纷围观,更有不少人发出灵魂拷问:芯片价格暴跌后,新能源汽车是不是也该降价了。但新车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仍不被看好,因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价格下跌的芯片并不是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更多的是应用于手机等电子类芯片。

疫情全面爆发催生出的宅经济,带动平板、液晶电视等远程工具销量暴涨,自然芯片就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不过,自今年以来,随着需求遇冷,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之前分销商囤货、芯片设计公司加大投片量的行为,现在看来,都成了“降价清仓”的罪魁祸首。国内主要安卓手机厂商今年已砍掉约2.7亿台手机的订单。早些时候,高通和联发科都传出了缩减客户订单的计划。其中高通将骁龙8 Gen1芯片的订单缩减了10-15%,并计划在8 Gen2推出时降价销售一代芯片。而联发科将今年第四季度的5G手机AP订单削减了30-35%。

 

虽然现在电子类芯片市场疲软,但是应用于汽车上的车载芯片依旧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汽车芯片的研发制造有着较高门槛,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难以在短时间内契合车企的芯片需求,所以主动权仍掌握在了少数芯片公司手里。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不论是汽车芯片领域自身的产能扩充,或者是其他的芯片企业转型至新能源汽车赛道,短时间内都很难完全满足芯片的需求。因此,想要汽车降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家车企回应

针对芯片价格暴跌,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降价,多家车企进行了回应。蔚来汽车李斌表示,现阶段,汽车芯片的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从整体来看,降价幅度并不明显。

 

另外,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对次也进行了回应,他称,现在汽车芯片的价格已经基本稳定,相较之前有所好转,只不过好转的迹象并不要太大。广汽埃安的肖勇的回应则跟上面两位截然不同,他称,对于广泛热议的芯片价格下跌,公司暂时还没有感受到,但是缺芯的状况有所好转。不过他说从目前的供求关系上来看,芯片的价格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回落。

 

点评

虽然芯片价格回落,但是以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幅度以及专有芯片的紧俏程度,暂时还是无法保证良好的供求关系,也不会立刻在销售端口上体现,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很难出现降价潮。所以,期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因芯片降价的消费者可能要失望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0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15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0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3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3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09-05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