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魏思澜:汽车需要哲学思维

魏思澜:汽车需要哲学思维

可持续是一种哲学,不也是汽车思维方式?在与领克国际(欧洲)CEO 魏思澜的交流中,这位营销达人不再矜持和拘谨,而是以放开和畅聊的轻松显得潇洒起来。从他的肢体语言中可以看出,领克给他带来了成就感已胜过了以往的职业生涯。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采访魏思澜需要做点功课。六年前在柏林发布领克品牌时,他就提出了领克要做“车轮上的手机”。当时造车新势力还没起来,也未必意识到这就是新旧汽车的分水岭。魏思澜已经看到这种趋势,并在品牌发布中首次把汽车变革看作是一场观念性的改变,从哲学角度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不无启迪。而领克命名和品牌定位就是他所说的观念改变落地的重要成果之一。这岂能不令人兴奋?当时,他的演讲风采就像在上一堂汽车的哲学课。

 

魏思澜为何会给我留下这样的印象?在哥德堡首次见到这位汽车营销专家,问及为何要转战一个新品牌的创建时,他说的很直白。传统汽车对于他来说已经玩腻了,要换一种新的口味,做一次“布道”式的试验,提供一个新的样本。说这话时,他不无感激地说,这是一次机会,意识到领克将是他的新舞台。希望在中国,改变在欧洲。

这是一位在汽车行业浸润了三十余年老法师的敏锐,直觉告诉他,汽车的玩法可以改变了。在魏思澜自我介绍中获知,他先后在福特、通用和沃尔沃担任过营销高管,谙熟汽车,精通业务,洞悉变化,了解需求。在他看来,改变汽车首先是改变观念。而消费方式的转变正是当下挣脱以往汽车束缚的契机。汽车对于欧美而言,不再是物理属性那么简单的移动工具,事实上已然是意识形态异化的载体。这不是魏思澜的洞见,其实早有学者在研究。荷兰大学教授伯恩哈德▪里格尔在研究甲壳虫的全球史时说,“第一款大众汽车强调的是全球化的机制,在传播令人心动的、丰富多彩的商品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社会平等。”他认为大众汽车本身没有经历实质性的改变,却经历了非物质文化上的适应性过程。

 

作为欧洲人他深知荷马的遗产,竞争与卓越意味着什么。也许人们并不了解吉利为何要做领克,但魏思澜和他的欧洲同事们心里很清楚,他们是在干一件改变汽车,颠覆汽车的大事,是向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发起挑战。而提到此举,领克高层眼里发光,不是车,而是理念。尽管魏思澜在品牌发布中侃侃而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但来自中国媒体关注的还是车,而他却发出“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这样的问句,回答不言而喻:领克是新旧汽车的分水岭。

事实证明,领克正沿着当初设计的思路在成长,仅用六年时间销量就突破了80万辆,玩得风生水起,嗨出了年轻人钟情的节奏,成为当下最火爆的品牌之一,颠覆了固有的汽车模式。由此掀起的风潮,与以往不同,注入了新的价值取向。在新思想引导下打开眼界,突破车友俱乐部的疆界,提供共享圈子,找回属于个人的领地,释放出个性与自由的空间,完全跳出了汽车狭隘的物理属性。

 

这种改变是以往汽车所没有的现象。但市场观察家们还是停留在产品和实车体验,还没有意识到背后文化介入的思想性和潜移默化的观念改变所带来的吸附性效应。但在魏思澜眼里这要比当年设计的预想还要好,还要理想,这也正是他想看到的成果。他说,三年没来中国,但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他看来,马路上跑的车多半都是自主品牌,设计新颖,远胜于欧洲。而人的精神状态富有生气,这在欧洲几乎看不到,其中领克独领风骚带来的车主结构的变化,证明了他当初的远见和选择是正确的。值得思考的是,他的想法为何在中国会产生出乎意料成功,而在欧洲却举步维艰?

这必须要交代,也是媒体所关注的话题。不久前,魏思澜特地来沪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披露了领克品牌诞生的背景。他说,中国市场足够大,领克接受度在于年轻化,伴随新的文化营销和共享理念的接受,这是领克异军突起的重要因素。而欧洲不同,面对传统汽车业务模式的颠覆,开创全新汽车认知的撬动,也是对过去的否定,尝试全新迭代的开拓。他认为,这是比造车还难的一场“革命”,而不是汽车物理性的改变。

 

首先,他批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虚伪”,罔顾事实却视而不见。他举例说,汽车总在标榜自己是创新的先锋,相较于手机行业则远远落后;其次,当下的汽车生命周期96%是闲置的,不符合当下环保理念和简约生活的要求,跟不上时代潮流;再是,现代生活已经迈入了共享时代,再留恋物质拥有的思维显然不合时宜。

他在演讲的开场白中,首先在PPT中点开两张图片。与上次在柏林亮相时的矜持和“端着”不同,这次他显得轻松而随意,甚至有点不修篇幅。他指着一张奔驰发明的三轮机器马车,另一张是计算机键盘时说,这是两个时代。一个是百年不变的汽车,一个是瞬息万变的计算机。领克针对的核心是:挑战整个汽车行业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他阐述道:“我们要摒弃原来的商业模式,不是从产品出发建造一个品牌,而是从消费者出发,了解消费者,客户有些什么样的巨大变化,有些什么样的趋势性变化。”

 

对于何谓挑战,魏思澜归纳为三点,即“体验而不是拥有”、“出行与互联”、“可持续”。这就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汽车运作体系和规则,宣告了一个新的汽车运作方式和玩法的开启。在魏思澜的论述中,首先要认清,我们正处在后现代社会,并不是物质拥有的主宰时代,尤其是年轻人向往的不是拥有,而是体验(现在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消费,而不是为所有权花费),这就大大地促进了社会隔阂的化解,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共享与融合的落地,其中汽车移动充当了最好的介质,无意中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载体。这就是领克在欧洲推行的“订阅制”。他举例说,在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家,领克提供的不是汽车专卖店,而是时尚生活的体验店,甚至不展出汽车,提供了俱乐部制的“都市游乐场”,吸纳会员,构建“订阅制”,形成社群式的商业模式。

这就改变了“售车模式”,提供了汽车共享的订阅模式,自然形成了共享消费的生态圈。当人们把领克体验店当作娱乐和文化消费场所时,事实上领克品牌业已被接纳,深入人心,收获粉丝和拥趸,但未必是车主,可以是租户也可以是会员,而前景足以可持续(既是活动场所,也是社群平台)。其要素是“体验要比拥有某种事物更为重要”,“无处不在的互联需求”,以及“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其实“订阅制”并不复杂,也就是租售。但在魏思澜手里玩出了新意。他说,我们的独到之处就是“分享”,不怕别人模仿,因为真正具有革命性或者颠覆性的还是我们提供产品的方式。他举例说,“在欧洲路上跑的20%以上的领克车,基本上都是用过分享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的共享服务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和应用。”最后,他交出了领克在欧洲业绩清单。其中交付了2.8万辆车(仅两款领克01),拥有15万领克会员,在7个国家拥有10家体验店,外界知晓度达到了7%,媒体发稿超过1.1万件(篇)。他承认,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影响力,提供领克上升空间还很大,这就需要更大投入和力度,但开局很满意,基本上达到预期,认为领克品牌正处在上升通道。

最近,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上海颁发。“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I·乔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工智能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考模式。”这就联想到魏思澜在介绍汽车可持续时把它提升到哲学层面的趋势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说“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把自己的业务建立在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上,我相信这家公司无论是对雇员,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将失去它的吸引力。”

 

点评

可持续是一种哲学,不也是汽车思维方式?在与魏思澜的交流中,这位营销达人不再矜持和拘谨,而是以放开和畅聊的轻松显得潇洒起来。从他的肢体语言中可以看出,领克给他带来了成就感已胜过了以往的职业生涯(领克欧洲表现给他“长脸”)。我说他比六年前胖了,他听得懂,哈哈大笑起来。是的,从“车轮上的手机”概念到领克(LYNK&CO )品牌命名,以及“生而全球,开放互联”口号出笼等,领克对于汽车行业发起的挑战和颠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同时也有现实意义。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0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2 ¥ 0.00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7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5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0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0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 ¥ 0.00
  •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误伤特斯拉

    特朗普再一次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将更多的海外汽车拒之门外以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但美国似乎忽视了这些行为对本土汽车行业造成的伤害,尤其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目前,有消息传,特朗普正在考虑免除汽车零部件关税。此前,特朗普对所有运往美国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1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1-2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