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主笔专栏    自游家为何成了“一场游戏一场梦”?

自游家为何成了“一场游戏一场梦”?

最近,自游家无法交车的消息在车友圈里闹的沸沸扬扬。从原计划的9月开始启动交付,到延期交付,再到裁员倒闭言论的流出,从官宣的辟谣,到最后的致歉信,每一步的发展都极赋戏剧性。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近日,牛创发布的一封致用户信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信中提到:由于自身的原因,自游家NV将无法在短期之内进行车辆的交付,秉承着负责到底的态度,官方会在公告发布的四十八小时内,对消费者所支付的定金进行全额退款处理。而官方最意味深长的话莫过于:“我们期待的旅程还没有开始,就即将结束”,这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自游家NV“胎死腹中”的事实。

 

“天才”有个造车梦

提到自游家所属的牛创新能源,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便是牛创的创始人,拥有诸多头衔自带话题标签的李一男。十五岁进入知名学府的少年班;二十三岁进入华为,二十七岁荣升“二把手”,李一男短时间内便达到了常人无法触及的高度。离开华为后,于二零一五年创办牛电科技带来的小牛电动车,更是带动整个电动车行业向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转型。

 

但世事难预料,就在小牛电动车风头正劲之时,因为涉及操作内幕交易,李一男被捕入狱,为此获刑两年半。但小牛电动车并没有受到其入狱影响,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超高的人气,小牛电动车逐步占据中国电动车的高端市场,并成功于二零一八年赴美上市。彼时重获自由的李一男也将再次创业的目光,投向了国内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到资本注入,选择车辆的“生产伙伴”,对于李一男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恰恰是这个“生产伙伴”击碎了他的造车梦。

 

卡脖子的造车资质

新势力品牌造车,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产资质,这也是造车路上的“敲门砖”。而不少品牌为了节省时间成本,降低造车初期的成本投入,通常都会选择和车企合作通过代工生产的方式快速将车造出来,就像蔚来选择江淮、小鹏选择海马一样,具有造车资质的车企可以将PPT上的图片实实在在的造出来。李一男为自游家选择的代工厂大乘汽车,却出现了资质上的问题。

 

大乘汽车隶属于众泰汽车,而被冠以山寨之王“保时泰”的众泰来说,其造车技术,产品口碑想必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原本李一男想要效仿理想与力帆的关系,实现先代工再收购,但是众泰的倒闭连带着大乘汽车一起遭殃,留下的一系列债务问题,也为后续自游家无法正常生产埋下伏笔。

 

根据有关部门在二零二零年发布的最新公告中规定,停产时间超过两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如果想要重新开工回复生产,必须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核实,待通过后方可回复生产,对于无法满足复产标准的企业,将要面临的可能会是撤销其生产资质。由于深陷债务危机,大乘汽车旗下的生产基地早已停工停产超过两年,由此将会导致资质无法正常通过审核的情况发生,而这或许将是自游家被迫停产的根本原因。

 

转投他人,继续逐梦?

如果最终大乘汽车的生产资质不能正常过审,李一男的汽车还能继续造下去么?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还会选择继续造下去。据有关消息透露,李一男正在和国金汽车进行有关问题的商讨接洽,至于车辆的生产方式同样还是选择代工的方式来进行。

 

国金汽车背靠山东国金集团有着强大的国企背景,在实力方面来看确实是要比大乘汽车优质的多,同时国金汽车还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有关资质,这对于李一男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好消息。如果双方真的可以牵手成功,对于自游家来说恢复生产并达到最终的批量交付,也只是时间问题。

 

真的选择转投他人,这也就标志着自游家的前期投入将全部归零,同样的费用、同样的支付还要再来一遍,这对于在造车上一直宣称不缺钱的李一男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考验。同时如果真的选择放弃大乘转而和国金汽车合作,李一男造出来的汽车也不会再叫自游家了,毕竟现在与自游家有关的品牌所有权掌握在大乘汽车手中。

 

即便是能够做到好聚好散,以目前公布的各项车辆数据来看,李一男带来的汽车也很难达到当初他造小牛电动车的高度。因为无论是增程器还是动力电池,再到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每项都是从各个厂家拼凑而来,自己一项拿得出手的“真家伙”都没有,整台车可以说是毫无亮点,加上它近三十万元的售价,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游家的整个前景也确实令人担忧。

 

点评

2023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汽车也将和传统燃油车进行正面较量。各家车企一定会持续拿出自己的最新技术,避免自己在残酷的竞争中倒下。而还没有拿到“入场券”的李一男,能否实现自己的造车梦,相信留给他的时间确实不太多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2-23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