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亮iCAR品牌冲剌新能源,未牵手华为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当前,国内各大传统主机厂都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来经营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吉利有极氪和几何,长安打造了长安深蓝,长城则有欧拉和机甲龙。在这种情况下,奇瑞发布iCAR这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逐步把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最新车型和技术都导入到这个品牌下也是顺理成章。
按照奇瑞的规划,iCAR会成为奇瑞旗下和奇瑞、捷途和星途并列的奇瑞第四大品牌。因此,无论是从品牌地位,还是从被投入的资源来看,iCAR的地位都将比现在的奇瑞新能源要提升不少。从定位来看,iCAR品牌将主要面向15-40万的主流区间,未来会发布4大品类6款车型覆盖ARV、SD、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
除了展示两款概念车并发布未来的品牌规划外,iCAR还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平台以及i-VA 生态,作为品牌未来的技术底座。此外,奇瑞还将宁德时代、腾讯、京东、阿里云智能、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博世智驾、高通等互联网巨头全部邀请到现场来。彰显了对于iCAR品牌,奇瑞将整合行业内最强的供应商资源,尤其是在三电和智能网联领域,为用户带来最好的驾乘体验。
iCAR 03&iCAR GT为iCAR未来车型预热
在发布会上,iCAR 03&iCAR GT两款车型是全场瞩目的焦点所在。光从产品定位上来看,属于硬派越野纯电动SUV的iCAR 03和属于双门纯电动跑车的iCAR GT本身就选择进入了市场相对小众的蓝海市场,这两个细分市场自身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对于iCAR品牌来说,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将能够在品牌创立初期更好地站稳脚跟。
作为一款硬派纯电SUV,iCAR 03大量地采用了平直的线条来勾勒,尽显硬朗的风格。新车长宽高将不超过4200*1830*1700mm,轴距达到2700mm。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长城汽车凭借坦克300在硬派越野SUV市场上占尽了先机。但是在纯电硬派越野SUV这个细分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车型。iCAR 03和后续的量产车型能否一炮走红,值得我们的期待。
至于iCAR GT则是一款双门的纯电动跑车。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整车采用了“无极光弧”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前脸,还是悬浮式车顶以及前后翼子板等,都非常抓人眼球。众所周知,电动机的低速扭特性能够大幅提升整车的动力性表现,尤其是百公里加速时间相比于燃油车有本质上的提升。用电动机来驱动跑车,在场景上无疑更加合适。但和纯电硬派越野SUV 一样,涉足纯电动跑车的国内车企也是非常少。下一步,iCAR GT能否激活一个新的个性化细分市场,也是值得不小的期待。
虽然只是两款概念车,但相信不久的将来,相关量产车型将会问世。从量产车的角度出发,这两款概念车距离最终被量产没有太远的距离。彼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两款车型的续航里程,驾驶辅助性能以及价格等其他关键信息。
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奠定iCAR最大底气
打造 一个全新的品牌,必然意味着需要有全新的平台,以此确保在产品力上能够有更大的突破。之前,奇瑞就曾发布过奇瑞瑶光2025,包括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银河生态以及E0X高性能电动平台都已经问世。而iCAR品牌正是基于这些底层技术的支持,通过融入自己的场景,打造了物理可变的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以及场景智能可变的i-VA生态。
其中,i-MS架构将作为iCAR的整车架构,帮助iCAR品牌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不断向市场投放新车型。根据规划,i-MS架构将覆盖从A0-B级的全系列多品类车型;而在动力系统方面,也将实现纯电和增程两种目前最受消费者喜欢的动力总成模式;至于驱动形式,则会包括主流的后驱和四驱。而为了达到更好的补能体验,i-MS架构在400V电压的支持之外,也将搭载800V高压快充。至于i-VA生态则将精耕智能车控,向情感交互,无感连接方向发力研发。
奇瑞iCAR锁定宁德时代
在发布会现场,奇瑞和宁德时代联合发布的电池品牌ENER-Q也是一个不小的亮点。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主机厂和电池企业联合发布全新的品牌却不太常见。根据计划,ENER-Q将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类型,同时适配B端和C端两个场景,电芯的种类也将覆盖钠电、M3P、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等全材料体系电池系统。彼时,iCAR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在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组合中选择最能平衡性能和成本的产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ENER-Q品牌电池还可依托宁德时代的长质保电芯,为B端用户提供整车8年80万公里的超长质保。对于奇瑞汽车将来的新能源汽车B端客户来说,如此长的质保将能够打消它们对于后期使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故障的疑虑。考虑到B端的营运车辆的行驶里程远远大于C端,如此做法将为奇瑞新能源汽车在B端市场取得更大的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整场发布会和电池相关的最大亮点在于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得到了官宣。奇瑞将成为首个使用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的整车客户。众所周知,钠离子电池成本较低,但能量密度较低。不过如果仅仅需要覆盖日常市内通勤的话,钠离子电池依然可以很好地应对。届时就要看首款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能够拿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是否能够用足够高的性价比来打消用户所有的疑虑。
点评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奇瑞发布iCAR全力进行冲刺并不出人意外。但是iCAR品牌中没有引入之前传闻中的华为智选车模式,也从侧面证实了华为将失去奇瑞这个主流自主品牌客户。采用自研的做法,奇瑞虽然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但却可以把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相比于出钱给华为做研发,“理工男”出身的奇瑞肯定不甘心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2022年,即便受到大环境的冲击,但奇瑞依然逆势上涨,终端销量首度突破100万辆,其实就已经是市场之前对奇瑞潜心在核心技术自研上最好的回报。智能网联时代,奇瑞虽然并不握有先发优势。但是通过过往的积累,以及对供应商的深度整合能力,奇瑞这样的老牌自主品牌车企后来居上,并非没有可能。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