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东本的温情为何有“回归感”?

东本的温情为何有“回归感”?

产品是王道。这是东本成功的经验。但不等于是营销的功劳(日系车基本如此)。今天,当“你好,生活”出现时,厂方对我说,他们已经意识到,光讲产品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应该有文化的输出和感性的植入,打“人文牌”方可赋能,使产品有灵魂。我以为这是一种觉醒,说明产品营销的时代已经过去,品牌营销的曙光开始升起。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 :产品是王道。这是东本成功的经验。但不等于是营销的功劳(日系车基本如此)。今天,当“你好,生活”出现时,厂方对我说,他们已经意识到,光讲产品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应该有文化的输出和感性的植入,打“人文牌”方可赋能,使产品有灵魂。我以为这是一种觉醒,说明产品营销的时代已经过去,品牌营销的曙光开始升起。】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   蕾

 

接到多年不见老友的电话,说全新东本UR-V在上海区域上市,邀请参加。地点是远离市区的莘庄(一家商场举行)。我很犹豫。觉得意义不大,早已厌倦这种俗套(厂家致词、新车讲解、价格颁布)的仪式。但朋友诱导,他们这次上市活动虽然不大,但有新意,主题是:生活,你好。这倒引起我的兴趣:这与新车上市有何关系?

原因很简单,在车型雷同化,就连思维也几乎是同质化的今天,包括活动方式的从众 ,给人有窒息般的重负,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过于功利淹没了智商,尤其是汽车行业,天天线上重复的活动和单一乏味的直播,使本来就经常“忘词”的汽车传播显得无聊而空洞 。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来到莘庄。从北门出,在天桥上看到了铁道旁竖立的水泥板上的地名,提醒这里是郊区。又看到一列绿皮火车从眼皮子底下轰隆隆地驶过,想到这座城市的出发和涌入,就如同置身在我正在行进中的各色匆忙的人流。出了地铁站就是一个庞大的公交枢纽站和矗立在跟前的超大型现代化商场。在愕然和张皇中徘徊许久,不知向何处。

莘庄,这个曾是我熟悉,而今却变得陌生的乡镇早已被城市吞噬,找不到丝毫先前的泥土气息,也闻不到乡风扑鼻的味道,代替的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比市区更具活力的烟火气,充溢着“生活的向往”,一派生机勃勃。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里有一种内生力,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磁性般的吸引力。自地铁一号线开通以来,来这里的人就像海潮般,一年比一年汹涌而来。先是市区迁徙来此住房置换,或改善的居民,后是外来人口集聚的城乡结合部,再是自各地和外籍人士来此安家的第二故乡。这种演变,如同电影,一幕幕,就像是昨天。

这是地铁带来的繁华,车轮载来的喧哗,人口改变的“新摩都”。我想,这一切,源于对“生活的向往”。在我的印象中,看上海的变迁就看地铁一号线,莘庄是绕不开的地标性样本。这也是我每次来莘庄的感触,不由地会发出感叹。所以,当全新UR-V在上海上市,选择在莘庄举办时,除了“你好,生活”的主题吸引我以外,主要还是想坐地铁来此体验这款车与上海究竟有何关联。

上市活动没开始之前,有吴晓波与厂家的连线视频。我认真地看了吴对UR-V的诠释。他认为这是“新中产”的坐驾,带有标志性的物化。理由是,这群人是“敢为情怀和精神买单”的理性者,在消费上主张“只选适合的,不选贵的,愿意做高科技产品的尝鲜者。”这种描述似乎在印证周边生活正在变化的真实。

其实这也并不是新的观点,汽车早就进入了后时代,当下的科技生活业已普及,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会把手机玩得很留,进出地铁都是用手机刷屏,买菜都用手机交易了。至于汽车,现已进入智能互联,中产的概念事实正在泛化为一种品质生活,是对生活的重新认知,就像对待汽车的重新审视,不仅是物质功能的诉求,更多的是精神需求。而UR-V所贴合的正是全新的“科技生活方式”。这就是时代,当代性的使然。我把它归之于“新文化、新奢侈、新消费”的现象,对应的文化暗合。

那么,“你好,生活”为何能打动人?厂家在连线视频中首先释放出的是,从疫情重灾地区走出来的东本不忘全国对武汉的驰援和感恩,道一声你好,既是一种真诚,也是一种态度;其次是,回归生活,将日常的诉求融入产品,提供一份温馨,亦是一种亲和的行动;再是,对于生活的理解应该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反映了企业的成熟。结合产品,植入UR-V 就有了内涵。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东本有温度的新车上市仪式,平实而真诚的实在,简朴却不奢华的铺张,驱除了以往的浮躁和粗俗,开始有了一点人文情怀。正如厂方所说,以后我们更多的会打“感性牌”,把汽车融入生活的日常。

东本是东风集团的“福星”,从合资即日起就没有操过心,烦过神,一直是东风集团的“钱袋子”,“印钞机”。即便是今天,疫情之后,最先复工,满员生产, 超负荷运转。可想而知,产品的畅销和产能的不足一直是这家车企最为苦恼的事。这种奇葩成了业界的另类。

回顾历史,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东本工厂尚在兴建中产品已经开卖,简易的厂房钱财滚滚。这种豪横在以往的合资和以后的合资中再也没有第二。也正因为此,东本产品生来就在罗马的缘故,也就属于躺着赢的典型。这无论是营销,还是传播都属于此(产品思维)。在我看来,东本很少有品牌意识和调性,广告也并非出众。但产品一直好销,尤其是思域,成了坊间中的神车。这是为什么?

 

点评

产品是王道。这是东本成功的经验。但不等于是营销的功劳(日系车基本如此)。今天,当“你好,生活”出现时,厂方对我说,他们已经意识到,光讲产品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应该有文化的输出和感性的植入,打“人文牌”方可赋能,使产品有灵魂。我以为这是一种觉醒,说明产品营销的时代已经过去,品牌营销的曙光开始升起。诚然,温馨并不是感性投入那么简单,而是向生活学习,将汽车回归日常的学问,在文化属性上寻找情感的归宿更是一项课题。惟有如此,“你好,生活”,才会赋予深刻的内涵。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0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2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1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6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21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23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0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1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1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5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5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6-18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