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出清沃尔沃集团B类股票,吉利持续聚焦优先项目

出清沃尔沃集团B类股票,吉利持续聚焦优先项目

前不久,吉利集团发布公告,其拟将出清所持有的所有沃尔沃集团B类股,但吉利仍会持有沃尔沃集团的8850万A类股,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以吉利官宣当日的股价来计算,这批股票市值约合13.2亿美元。吉利为什么抛售沃尔沃集团的股票?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与专注乘用车领域的沃尔沃汽车不同,沃尔沃集团是多元化发展的。

沃尔沃集团的业务涉及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发动机等,旗下拥有沃尔沃卡车、UD卡车、雷诺卡车、沃尔沃客车、新星客车、佩沃客车、沃尔沃遍达发动机等品牌。2017年吉利控股以30.25亿欧元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成为沃尔沃集团的大股东。在这次出清沃尔沃集团的B类股之后,吉利控股依然将持有其8850万A类股,是沃尔沃集团的第二大投资者。

 

吉利套现储备子弹

沃尔沃集团是一个比较优质的资产。放眼全球,沃尔沃集团无论是在品牌号召力还是在研发能力方面都处在商用车领域的领先水平。吉利控股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清空沃尔沃集团的B股股票,说到底,还是吉利对于现金需求比较大。

查询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资产为6701.62亿元,总负债4533.08亿,资产负债率为67.64%,而上年度末吉利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为67.61%,负债率基本维持不变。作为吉利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负债率从2020年的42.05%增至2023年的55.79%,达到1074.46亿元。所以无论是对于吉利控股,还是对于吉利汽车来说,短期通过借贷扩大公司债务来实现发展的道路很难走通。为此,吉利采取了两种策略来为自己进行融资:

一方面,吉利寻求旗下公司尽快IPO上市,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法来为自己寻求更多的资金。从沃尔沃、极星、亿咖通、路特斯到最近完成IPO的极氪汽车,吉利在美股上市的步伐没有放缓的迹象。但当下无论是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还是在美股上市的极星、路特斯和亿咖通,股价表现都不算亮眼,对于集团的帮助相对有限。而在美股上市的新势力车企,不要说蔚小理,即便是特斯拉,市值相比于自己的峰值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吉利也开始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一部分的抛售来折现。按照吉利官宣出售沃尔沃集团B类股当天的股价来看,吉利的这次交易的股票价值144.6亿瑞典克朗(约合13.2亿美元)。而在此之前,吉利曾经在去年出售了其持有的戴姆勒卡车6.3%股份,套现约15亿欧元;去年11月,吉利控股也曾经坚持1亿股沃尔沃汽车的股票,折算金额约为3.5亿美元(约为25.09亿元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吉利来说,其在沃尔沃汽车占据绝大多数股比。因此,逢高减持在能够确保吉利依然是沃尔沃汽车大股东的前提下,也能为集团筹集宝贵的资金,算是一举两得。不过对于沃尔沃汽车以及沃尔沃集团来说,吉利的连续套现必然会给股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吉利对资金的渴望

对于吉利来说,其对资金的饥渴不言而喻。撇开国内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由此引发的价格战不谈,单极氪和极星就是吉利两个不小的包袱。

不久前,极氪汽车刚刚完成了IPO。表面上来看,极氪仅仅用三年时间就走完了整个上市流程,但是IPO时的市值相比于之前A轮融资时的大幅折损,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而完成IPO之后,作为极氪的大股东,吉利可能还需要在极氪实现自我造血能力之前继续给予资金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极氪需要应对包括小米、蔚来、问界这些竞争对手发起的价格战,极氪自身的研发和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同样需要的大量投资。

 

而可能更加让吉利头疼的,莫过于对于Polestar极星这个品牌的支持。今年年初,沃尔沃汽车宣布其将终止对极星汽车的现金投入,同时其也将自己持有的极星股份转让给了沃尔沃汽车的股东们。目前沃尔沃汽车仅仅持有极星18%的股份,下一步吉利汽车(主要是吉利欧洲公司)将担负起后期持续向极星独自输血的重任。

 

商用车板块何去何从?

在中国,吉利早就已经打造了以远程和汉马科技为核心的商用车板块。但两家企业的表现相去甚远: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2023年的销量突破6.39万辆,成为国内销量排名第一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并占据了新能源物流车市场23.06%的市场份额,其已经构建起了新能源中面、微面、大面、轻卡、微卡、小卡等品类比较齐全的产品矩阵。2024年,远程汽车也有望实现IPO。

 

不过,汉马科技的表现就不尽如人意。在2020年7月吉利商用车以4.35亿元入主华菱星马并将其更名为汉马科技。而根据相关财报数据显示,从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4.91亿元、13.36亿元和14.66亿元;2023年,汉马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亿元到-8.7亿元,4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当前,汉马科技旗下的多家子公司福马电子、福马零部件、星马专汽、华菱汽车已进入重整程序,未来前途如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吉利掌门人李书福的角度来说,他不会为了收购而收购。通过收购来形成和自己旗下业务的协同效应是李书福一切全球化布局的前提。无论是收购沃尔沃汽车,还是入股奔驰以及之后的宝腾,都达成了比较明显的协同效应。作为全球主要的商用车巨头之一,沃尔沃集团在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两个领域也一直处在市场的前列。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吉利在国内的商用车板块并没有展现出像乘用车一样阔步前进。下一步,吉利肯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商用车领域的布局,看沃尔沃集团能够远程以及汉马达成什么样的合作。

 

点评

当下,对于国内每一家车企来说都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源源不断支持旗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熬过当下最困难的价格战时期,是国内众多车企的头等大事。因此,吉利对沃尔沃集团减持有其道理。如果接下来沃尔沃集团和吉利的商用车板块没法发生更多的协同效应,不排除吉利清盘沃尔沃集团的可能。在吉利的优先事项中,包括远程、曹操以及雷达甚至魅族在内的一众企业的IPO才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沃尔沃集团的投资如果收益有限,那么将资源投入到回报更多的项目中,理所应当。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5-24 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