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特斯拉和中国,谁更需要谁?

特斯拉和中国,谁更需要谁?

曾经风光一时的特斯拉,在经历车展上的制动失灵维权门以及关于个人数据隐私相关的风波之后,在国内走到了第一个十字路口。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康乔

 

4月28日晚,特斯拉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中,披露了公司已经完全偿还了上海超级工厂支出的6.14亿美元贷款,相关的贷款合同已经终止,而公司债务和融资租赁表中包含的固定资产授信项下未使用的7.58亿美元也将不再被使用。路透社据此报道称,特斯拉已经停止了买地扩建上海工厂的计划。

在实力上,特斯拉当前的确有财力提前偿还各种贷款。今日之特斯拉和彼时刚刚在中国设厂之际的特斯拉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前特斯拉数度游走在破产的边缘,而如今的特斯拉仅在中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就达到30.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亿美元大幅增长238.1%,占特斯拉一季度全球营收比例达29.29%。更不要说特斯拉当前依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企业,总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

 

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工厂

特斯拉在国内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大规模扩张终端销量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同时也和特斯拉自身在国内的品牌号召力以及产品力分不开。以网上流传的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的对赌协议来看:上海的土地,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卖给特斯拉。给特斯拉的贷款,年利率仅为3.9%,都大幅低于国内的个人购买住房的贷款利率。但同时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这一条件,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同时,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所以说,单纯从补贴力度来看,上海市政府承担了初期的大部分设厂以及运营费用,但在后期也规定了比较严格的纳税指标,很难说上海市政府做了赔本买卖。但是其为特斯拉打开绿灯,也的确为特斯拉在国内快速发展创造了相当好的条件。

自从开启国产化进程之后,特斯拉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在刚刚过去的四月份,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上汽通用五菱的批发量达到30602辆,而特斯拉中国达到25845辆,比亚迪和上汽乘用车分别贡献了25450辆以及13004辆。相比于三月份,特斯拉在国内的销售势头有所下滑,但考虑到特斯拉中国工厂在4月份出口了14174辆整车,其实整体表现并不差。月生产近4万台,也已经基本逼近特斯拉上海工厂年50万台的生产极限。如此大的销量,不仅帮助特斯拉在国内赚取丰厚的利润,也成为稳定特斯拉业绩并提升外界对其乐观预期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持续发展,特斯拉在国内的发展前景长期向好。

 

反观特斯拉在柏林的工厂,自从2019年官宣到现在,迟迟没有进展。虽然中间有去年疫情的影响,但欧洲国家整体效率焦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上海为特斯拉创造的条件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势头让特斯拉如鱼得水。所以从特斯拉全球布局的角度来说,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需要从中国出口Model 3到欧洲工厂并辐射亚太市场。所在特斯拉在上海工厂这个问题上,很难轻言放弃扩建,更不太可能改变其向全球出口的角色。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需要特斯拉

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也需要特斯拉。彼时中国政府为特斯拉打开绿灯,甚至允许其成为第一家在国内独资设厂的外资车企。一方面是出于打破当时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的大环境因素,中特斯拉的案例,可以向全球展现出中国依然坚持改革开放,欢迎国外投资的决心;另外一方面,彼时国内整体技术并不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特斯拉这样的鲇鱼来刺激一下。国内最早一批的纯电动车型,有很多是冲着国家补贴来的。不仅三电系统性能较差,尤其是续航里程注水严重,甚至还屡屡爆出骗补事件,更不要说智能网联方面技术的突破。特斯拉的到来,对于国内落后新能源汽车产能的洗牌淘汰起到了促进作用。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当前,特斯拉在国内能够量产的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工厂。对于中国工厂来说,其不仅需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向整个亚太市场,甚至欧洲市场进行交付。对于国内来说,向海外市场出口特斯拉这样的纯电动汽车,不仅为我们赚来可观的外汇和税收,同时也为国内甚至整个产业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大规模出口,不仅对中国有好处,同样也帮助特斯拉大大缩短了在很多目标市场的交付时间,对于提升特斯拉业绩同样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双赢。

 

在当前阶段,吸引投资,扩大就业,是每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的事情。特朗普时代的鼓励美国制造业回流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依然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实现我们国家的产业升级、解决就业以及持续拉动经济增长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对待特斯拉之前一系列的问题上,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立法,让特斯拉在诸如断轴召回、制动失灵等有争议的问题上,能够有法律的制约,堵上法律的漏洞,避免车主无奈在车展上爬上车顶的局面再度发生;但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给出更大的政策,吸引特斯拉将更多的设计、研发甚至一部分全球职能转移到中国来,为中国新能源或者智能网联汽车做出贡献,形成中国和特斯拉双方的再度共赢。

 

点评

好的生意永远是双赢的。不能只看到上海市政府给予特斯拉的优厚条件,也要看到特斯拉在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不是特斯拉,国内消费者在经历过之前续航里程较短、智能网联程度不高的新能源汽车之后,很有可能再回到燃油车,这与国家的节能减排以及能源安全战略都是相悖的。所以,为了避免外资车企在国内的傲慢与野蛮生长,还是要从立法层面来强制规范和采取行动。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9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5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6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5-13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