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海外单独上市,事不过三的沃尔沃这次能成吗?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子
作为第一个被中国资本完全收购的全球汽车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这几年对吉利汽车的拉抬效应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间接刺激了长城、长安这样的吉利的竞争对手,促成他们在新车型以及新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带动了整个自主品牌集体向上。但在和ABB以及特斯拉这样的新老权贵的较量中,沃尔沃汽车至少在前瞻技术的突破上,这几年也是缺乏点睛之笔。
截止当前,沃尔沃汽车并没有一个有竞争力的纯电动平台,油电混合平台并没有办法将续航做到极致;在自动驾驶领域,和Autoliv的合作分道扬镳之后,沃尔沃需要独自负重前行。而和Uber、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联手,更多的是提供车型,而无法染指核心技术。所以沃尔沃汽车要想迎头赶上,数以百亿计的资金不可或缺。而要取得这些资金,上市,在证券市场募集资金,是一条捷径。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所谓事不过三,沃尔沃汽车此番再度冲击上市,可谓是其第三次在这个领域的尝试。早在2018年,沃尔沃汽车就曾计划IPO,但是彼时投行对沃尔沃不到200亿美元的估值,离开李书福300亿美元的心理价位差距太大,加之当时中美贸易战正酣,一家由中国资本掌控的瑞典车企,自然难以得到国际投行更高的估值。
而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吉利开始研究将沃尔沃汽车注入到吉利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吉利汽车中去。但最终这次整合以无果而终所收场:沃尔沃汽车没有选择并入吉利,通过输出技术甚至全球销售网络给领克的方式,换来吉利支持沃尔沃继续单独运营。沃尔沃汽车再度错失了一次上市的机会,而吉利汽车也失去了将自己一举打造成年产销超过200万台的世界十大主机厂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今,沃尔沃汽车再度吹响上市的号角。这次沃尔沃汽车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主场---被纳斯达克收入旗下的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希望利用沃尔沃汽车在瑞典较高的人气和品牌知名度,来为自己获得更高的估值,并能够一举IPO成功。
吉利已非当年吴下阿蒙
当前的沃尔沃汽车,对于吉利汽车甚至整个吉利集团的作用显然不如十年前吉利刚刚收购沃尔沃汽车时来得那么得不可或缺。作为沃尔沃汽车当前的两大整车平台,CMA平台是领克的主力平台,这点已经为世人所知;而沃尔沃的SPA平台也已经导入到了领克旗下,即将上市的领克09就将使用和沃尔沃一样的平台来征战国内汽车市场。至于沃尔沃目前正在大力研发的SPA2平台,其实更多的将配合沃尔沃汽车的电动化战略。而在电动车领域,吉利已经拥有了实力不俗的SEA浩瀚架构。也就是说,未来SPA2平台对吉利还有多大的吸引力,目前并不明朗,有可能吉利将不再需要沃尔沃在纯电动整车平台方面的整体输出。
从企业本身来说,吉利汽车目前已经牢牢占据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梯队的位置。在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上,吉利汽车已经有了挑战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能力,是“探花”位置的有力竞争者。反观沃尔沃汽车,在国内的表现虽然也很亮眼,但是在和竞争对手的对比中,绝对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尤其是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随着新车型的持续投放,目前月销量已经超过沃尔沃汽车,达到2万台。虽然领克和沃尔沃所处的细分市场不同,但沃尔沃汽车在国内的势头不如吉利和领克两大品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不远的将来,沃尔沃汽车与吉利之间的合作将更加平等。对于吉利来说,沃尔沃汽车在很多领域依然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沃尔沃汽车还是走在全球主机厂的前列;而对于沃尔沃汽车来说,吉利汽车也不再是一无是处。譬如沃尔沃汽车可以共享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来帮助自己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快速推出高性能的电动车车型。毕竟研发一个全新整车平台投入数以百亿计,集团内的分享无疑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法。SEA架构下的首款车型---极氪001,一经上市,就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成为市场新贵,前景被各方看好。
吉利将依旧保有大股东地位
这次沃尔沃汽车上市之后,吉利将依旧保有沃尔沃汽车大股东地位。让渡出一部分股权,促进沃尔沃汽车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沃尔沃汽车乃至整个吉利集团的资金压力,尤其是在吉利回归科创版上市迟迟未果的时候。为大量的研发投入寻找可靠的保障,并为后期在证券市场的低成本再融资是吉利汽车迫切需要为沃尔沃解决的难题。另外一方面,上市也可以帮助沃尔沃引入一些比较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来进一步壮大沃尔沃汽车的朋友圈。尤其是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属于纳斯达克集团,更便于沃尔沃获得美国资本的关注。当前全球范围内对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始终有着较高的热情,只要沃尔沃拿出比较有说服力的成果,得到资本的认同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吉利不放弃沃尔沃汽车大股东的表态可以发现,未来,吉利仍然需要沃尔沃汽车留在吉利汽车的大家庭内,无论是在前瞻技术方面,还是在成熟的销售渠道方面,依旧是整个集团的中流砥柱。对于现在的吉利汽车和吉利集团来说,沃尔沃汽车依然是吉利参与全球汽车竞争中一张最闪亮的名片。
点评
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车企的市值或者影响力,和其销量已经不是正比关系。谁能掌握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得到资本的认可。这给了像沃尔沃汽车这样体量并不是很大的车企一定的机会,但同时沃尔沃汽车也面临自身资源不足的制约。将资源聚焦在底层核心技术上,在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汽车时代,实现对ABB的弯道超车,这次IPO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