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晚了!卡罗拉插混还能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吗?
撰文|钱 蕾
3月9日,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E+车型(下称“卡罗拉插混”)上市,补贴前售价21.28-23.48万元,补贴后售价18.98万-21.28万元。这是手握混动技术但一直未在中国市场搭上政策顺风车的丰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一次重磅出击。蛰伏已久,丰田终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卡罗拉插混的面市意味着一汽丰田在限购城市掀起的新能源汽车风暴已经拉开序幕。卡罗拉插混会切掉国内很大一块插混市场的蛋糕吗?补贴优惠政策是否会影响卡罗拉插混的未来销售呢?
“卡罗拉双擎E+是丰田电动化战略在中国落地的又一具体举措,我把它称作一汽丰田的新能源1号车。”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青久表示,卡罗拉双擎E+标志了一汽丰田正式开始布局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车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为55km,综合工况下油耗为1.3L/100km,混合动力模式下油耗为4.3L/100km,综合最大续航里程超过985km。
“加满油充满电后,这辆车的实际续航可以达到985公里。重要的是这款车也送沪牌。”一位软件工程师张先生告诉《禾颜阅车》,虽然这款车的公布售价高于自己的预期,但还是会考虑选择卡罗拉插混。原因是,丰田的混动技术目前无人可超越,服务也非常不错,而且卡罗拉这三个字本来就让人放心。“就是来得太晚了。”张先生说。
上海的新车限牌举措始于自上世纪90年代,复杂的车牌竞拍系统使消费者在期望的时间内获得车牌极为困难,这也让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资格免费上牌、获得更优惠的税率和大量购车补贴。这些政策推高了上海电动汽车(尤其是插电式混动车)的需求。2018年,上海平均每月发放车牌为10万辆左右,到2018年,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总量已超过23万辆,插混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62,953辆占68%以上,其中乘用车(纯电动汽车)54,937辆,占比23%。
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大主力是比亚迪和荣威。之前比亚迪和上汽的主力插混车型的销量比是2.5:1的关系,之后已经慢慢逼近1:1。合资车目前还没有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力,但长远看,能在国内掀起新能源风浪的主要是大众、宝马和丰田。而在插混市场,丰田无疑是最具技术优势的一个。卡罗拉三个字是丰田的金字招牌,加上全球4600万辆的销量背书都也让其有不一样的号召力。
“荣威e550我开了三年了,前二年都还不错,但第三年出现了问题,做了一次较大的维修换件。”一位荣威车主告诉《禾颜阅车》,虽然自己非常信任卡罗拉,但眼下还不考虑换车,理由是,卡罗拉双擎E+是基于第十一代卡罗拉打造而来,第十二代卡罗拉基于丰田TNGA架构打造,外观、内饰、动力均经过全新设计。“我想等更好的。”
卡罗拉插混在外观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加入了更多蓝色装饰元素,前翼子板和尾部的标识,上面多出来的“PLUG-IN”这一行字,表明其插电混动车型身份。车身尺寸方面,没有太多的变化,长宽高分别为4635*1775*1470mm,2700mm的轴距没有任何改变。新车搭载了更大容量的电池组,其行李厢空间与卡罗拉双擎有差异。新车采用松下的锂电池组,容量约为10kWh左右,最高车速可达159km/h,纯电模式下最高车速将不低于120km/h。
“新能源政策未来会有变化,插混的补贴会减少。”一位经销商认为,未来的新能源市场将减少对政策补贴的依赖力度。“当新能源车能与传统车在平等条件下竞争时,胜出的车才最具市场竞争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卡罗拉插混虽然有应景的成分但也有未来的考量。计算下来,卡罗拉插混平均每100公里节省至少3.5L汽油,按一年行驶3万公里计算,一年节约差不多8000元。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具备竞争力。加上国家财政补贴和上海地区现行的政策优惠,免除的购置税、车船税,省下的牌照拍卖成本,一年能省下12.85万元。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261万辆,与2017年相比增长70%。预计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将继续增长,年销量将攀升至160万辆以上。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市场竞争序幕才刚刚拉开。
禾颜阅车点评:
目前,卡罗拉双擎也以月均7000台左右的销量数据,稳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位置,加上卡罗拉这款传奇车型的辉煌历史和优秀口碑以及全球销量突破4600万辆的惊人成绩,卡罗拉插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搅动才刚刚开始,这可能只是丰田拿出的一款小试牛刀的探路车型,未来,基于TNGA的系列新车大举电动化配置将带来更大力度的搅局。卡罗拉插混的确来得有点晚,但它不可小视,对那些服务有待提高、技术稳定性有待巩固的自主品牌来说,随着丰田汽车转型的深度和力度以及效率和效果将开始拨云见日,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生死时速已经提前打响。而随着像卡罗拉这样的可以减少对政策依赖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增多,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也可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到那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可能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比亚迪荣威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