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随笔    上海是什么?

上海是什么?

上海没有"根",也不可能有"根"。

这是一位上海出租司机说的。理由是,现在真正的上海人都住到中环边上或外环以外,城市中心都是外来人。以前的老上海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上海是什么?

这是我听到最有感受的话。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的城市动迁就启动了。先是内环,后是中环,再是外环。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与城市改造的节奏是同步的。上海私家车政策也是这样。总量控制,适度放开。走在全国最前面,但又是最谨慎。至今不变。

上海是什么?

出租司机对我说,多亏上海有不少棚户区和旧工厂,否则哪有翻新的资本。心想,这也是,过去没人去的陆家嘴地区,除了棚户杂居,烂泥渡路,就是老厂旧码头,现在却是新上海的地标,看了让人头晕目眩,几乎找不到当地的土著了。人口置换速度之快,匪夷所思。以前从延安东路摆渡过来,还能看到陆家嘴旧时的景象,现在找不到了,成了滨江大道。过去的穷街现在成了富人区。

上海是什么?

"上海新建的所谓时尚地标,以前都是破厂房和垃圾码头,废弃的仓库和堆场。"出租司机说,你去的地方以前就是一个船厂的车间,现在改为"西岸艺术中心"。我说,上海人现在讲腔调了。司机不屑地说,这是吃饱了撑的。你看,艺术没学像,玩概念倒是学会了,近看还是一副穷相。

惊愕。刺耳。辛辣。挖苦。

上海是什么?

我试探地问,这从何谈起?他说,上海讲噱头,不缺滑头货,白相概念拿手好戏?当然,他指的是那些打桩模子,做黄牛生意的赤佬。又自嘲道,这是上海的"特产",老底子就有,可以找到"根",诸如黄金荣、杜月笙之类,还有外国赤佬哈同,沙逊等。

巴黎有左岸,上海有西岸。骨子里还是学来的。尤其是对时尚文化,几乎都是舶来品。整个上海从开埠到现在,从头到脚都渗透着西方的东西,包括文化在内。有人说,这也是传统。

上海是什么?

从租界文化到对外开放,无论是商品和技术,还是艺术和概念,对于西方的那一套上海都学得很像,而且不用教。与其他城市所不同的是,上海是个比较能消化吸收和改良的城市,故有人给了一个雅号,叫海派。

这就把大蒜和咖啡区隔起来,变成了一种优越。由此形成了京派和海派之说,便有了双城比较的闲话,构成了当代性的再思考。

上海是什么?

人们忧虑的是,上海是个无"根"的城市。尽管从考古到方言,乃至血统和考据,还是摆脱不了"渔村"和"滩"的印象(起源)。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那就是,旧上海的发展与租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有人做了考证——

1845年,英国驻沪领事巴夫尔看中黄浦江沿岸一块芦苇荡的土地,逼迫上海道台将其租借给英国,并为其取名"The Bund"(堤岸、码头)。英国殖民者就在这里建造码头、公路、发展商业。由此衍生出"十里洋场"、"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滩"就此产生。

上海是什么?

这似乎就是上海的由来。因各种人等的登场,使得上海从一个单纯的商贸码头演变为文化码头,繁华为都会,以至于有"东方巴黎"之称。从外滩的万国建筑到陆家嘴的新式曼哈顿,新旧反差强烈。有人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城市天际线"。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成了欧美年轻人向往的地方,被看作"新世界"、"淘金地"。今天依旧,遍地机遇,唾手可得,谁不动心?

现在上海发达了,可以从地下到地上找一些古董和旧址来证明自己,想法子要与中原举案齐眉,甚至还要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起源。不过,看来把上海的"根"归之于"江南"或许比较靠谱。在"根"系上可以与吴越联系起来,这就很自然地与唐代行政区域的设置挂上了钩。

上海是什么?

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无非想摆脱"文化码头"的无"根"之嫌,改称"文化大本营"或"文化基地"之类的称谓。但在外界看来,上海无法回避历史,"无论是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近代上海所受西方文化影响犹盛。"在世纪之交的上海财富论坛上,上海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继而被放大为"不在上海成功,就在世界败北。"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困惑。现在上海的小孩不会说沪语,就连年轻人交流都不说本地话了。用不了多久,上海文化就会消失。如果留心的话,两百年以上的上海历史就很难考证,城市的迭代和改造之快,可以用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原貌来形容。我的体验是,十年前的印象还在,二十年前的记忆难找,三十年前的历史不在。民调显示,现在几乎很少人知道上海还有一个老城厢,即便是去了豫园都不知道这里是何处。

上海是什么?

没有了语境,找不到方言,谈何历史和"根"?

沪剧的历史不过百年,而且是改良的,岂能与京剧和其它古老戏剧可比?有趣的是,上海流行的则是越剧,还有淮剧、锡剧,大致可以了解老上海的构成,以解不同移民的"乡愁"与聚合之乐。所以,上海的文明戏(话剧、电影、舞蹈、音乐)借助国际化成为文化大码头的概念并非生造,而是事实。历史证明,上海早就被外来文化所淹没,是个找不到北的城市,惟有面向大海,才能决定自己的方位。

这是个老外看了熟悉,中国人看了陌生的地方。它究竟是什么?说它是魔都有点不恭,讲它是大都会有点洋味,谈它是国际化城市有点偏颇,论它是世界级城市过于学术。

上海是什么?

那么,上海是什么?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上海。就连老上海都看不懂了。这究竟是时代变得太快,还是我们跟不上?如果说,过去的上海是解读中国的一把钥匙的话,那么,今天的上海则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

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海希望自己成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这就有了格局和人文志向。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比亚迪来势汹汹,上汽通用以“一口价”求生

    10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破天荒地突破50万辆。而曾经长期处在第一梯队的上汽通用的销量就相形见绌了不少。目前来看,比亚迪遥遥领先上汽通用。下一步上汽通用或者说其他合资车企还是不是有机会实现反转呢?

    0 ¥ 0.00
  • 在华耳顺之年,丰田从容远瞩未来之路

    作为全球头号汽车制造商的丰田,站在全球竞争最卷、变化最快的中国车市里,面对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从深度、广度和高度上探索中国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未来汽车与移动出行服务,继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创造新的道路。

    6 ¥ 0.00
  • 雷诺在华组建新团队,醉翁之意不在酒

    就当不少人认为雷诺这样的二线跨国车企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一则雷诺在上海建立起研发团队的报道受到不小的关注。雷诺虽然在国内整车领域表现并不亮眼,但是其依然在努力中,逐步加码中国的团队。

    9 ¥ 0.00
  • 试驾小米SU7半年,福特CEO竟然这样评价

    当前,中国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毋庸置疑。而在一众粉丝的清单里,现在又增加了一位——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

    8 ¥ 0.00
  • 自动驾驶是“吞金兽”,滴滴与广汽互上“双保险”

    Robotaxi是当下比较热门的领域,无论是在国内已经开始运营的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本土势力,还是特斯拉刚刚在美国发布的Cybercab,都预示这个赛道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7 ¥ 0.00
  • 要学会“跪着做人”,上汽能否对症下药?

    新近走马上任的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以要学着跪着做人的言论,让上汽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连续18年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眼看今年就要把冠军宝座拱手让给比亚迪,这种不甘,上汽人心里非常清楚。

    10 ¥ 0.00
  • 瑞虎7“有料”,与奇瑞的理工男思维有关

    “技术宅”的标签与奇瑞绑定了多年,奇瑞依然保持着“闷头搞研发”的企业形象。只是在“要产品更要销路”的年代,奇瑞开始追求更长远、更高阶和更高质的产销融合。奇瑞坚持以实力塑造口碑,用实际产品为未来铺路,因此相比起那些营销优先、花活开路的新汽车玩家,奇瑞虽然同样在乎市场、重视渠道,但明显内敛许多,显得更加从容。

    0 ¥ 0.00
  • 启程出海,理想汽车准备好了吗?

    近日,理想汽车成立了出海一级部门。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理想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也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近两年,出海成为了国内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词汇,国内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相继启动“大航海”计划,哪吒、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正在上演“闹海”大戏,欧美已举起贸易大棒,理想出海会顺利吗?

    2 ¥ 0.00
  • 蜂巢能源在欧洲建厂半途而废,这个海外市场发生了什么?

    近日,一则蜂巢能源欧洲工厂停工的消息吸引了市场的众多关注。由于欧盟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车课以惩罚性关税,无论是中国整车企业还是电池企业在布局欧盟市场的战略上都遇到更大的阻力。对于具有一定优势的中国电池企业而言,如何绕开各种阻碍、尽可能规避各种不确定性来实现全球布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2 ¥ 0.00
  • 全新GL8陆尊能否托举别克重新向上?

    别克GL8自1999年在华实现国产至今始终是MPV市场“领跑者”的存在,是商务出行、活动接洽的首选座驾之一,其在细分领域扮演的角色不亚于现今的特斯拉,成了无数竞品效仿、碰瓷的对象,“标杆”之名顺理成章。

    5 ¥ 0.00
  • “聪明的车”需要“智慧的路”吗?

    当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d亮相的时候,汽车无人驾驶时代展开了新的篇章,在国内,无人驾驶技术正在悄然发展,多个城市试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穿梭大街小巷、多家车企NOA功能提升覆盖全国。越来越智慧的汽车,俨然从普通的交通工具演化成颠覆未来出行方式的新科技。

    5 ¥ 0.00
  • 比亚迪“智驾”变革,高阶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霸主,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的表现却并不亮眼。在汽车行业之中,“电气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的言论已然深刻影响了各大车企未来的布局规划,比亚迪目前正推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这个新能源领域的巨人将要整合自研智驾团队,旨在加速高阶智驾系统的量产。

    3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07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