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记者第一人原来是他
撰文|颜光明
拿到《中国汽车四十年》样书时,最想寄赠的人是林钢老师。他却走了。这种空落就像无法兑现的承诺,让我难以抑制地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寻,它们不时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萦绕于心。
图说:提起林钢,很多汽车界的老人都说,这才是真正的记者。原中汽公司总经理顾尧天说,林钢对咱们汽车业有贡献。他是大记者但从不端架子。朱镕基刚任上海市长时就接受过林钢的采访,对于国产化"坚持西德大众标准,不许瓜菜代"的论断最初就见诸于林钢的报道。原机械部一位官员说过,林钢的报道高屋建瓴,具有导向性
二十年前,我陪林钢采访上汽通用时,他对我说,他想退出汽车圈。我说,为什么?他说,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心想,这是何故?细聊之下,林老师敏锐地感到行业的转型,已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行业报道也开始转向财经化了,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尤其是看到上汽通用的建成速度,他认为中国汽车发展的大格局已定,轿车进入家庭势不可挡,民有民享的汽车梦正在变为现实。由此开始萌生退意,想腾出点时间留给自己。不过,他还是以"后来者居上"起笔,到"希望在别克"封笔,用三年时间对上汽通用做了跟踪报道,再次为上海汽车业的崛起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这是林钢继上汽大众报道之后再次披挂上阵的力作,也是一个汽车媒体人对中国汽车业的深情寄语。这就像上海汽车的两幅巨画(安亭与金桥),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佳作,都是用时间、观察、采访、思考,积淀创作出来的作品。在我看来,好的新闻就是历史,也是文学。读林钢的新闻作品就有这种感觉,有的堪称优秀报告文学,还被收入小学课本。
林钢是在上汽大众起步时就介入采访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他从零部件国产化开始采写,连续深入产业底层调查,走访了从中央到地方,再从政府到企业,以及从产业到主管部门的方方面面,先后撰写了"高起点,丝毫不动摇——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纪实"、"领先一步"等长篇报道。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史料价值。他见证了桑车国产化最为艰难的时刻,还记录了从观念到理念的碰撞,以及思想的交锋,并将一个纯粹的专业报道上升到了对行业宏观战略高度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客观地将桑车国产化的命运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希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不回避挑战和严峻的现实。一经刊出,反响强烈。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篇有关桑塔纳车国产化的报道超过林钢报道的高度和深度,尤其是报道的风格和叙述的方式,文字的表达,都可堪称新闻写作的范文。"林钢的学生,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在"我的新闻学导师林钢"一文中说:他身为典范,离休之后将"官帽"抛到一边,一笑置之,然后热忱地回归记者队伍,坚韧地当了一回"汽车记者",一当就是10 余年,不仅当出了名堂,还佳作频出,常有精辟之论。在20世纪90年代,他有中国大陆综合性报社"汽车记者第一人"之称。
但凡与林老师接触过的人,都会留下儒雅的文化人印象。他从不居功自傲,行事低调,为人谦恭,虚心好学,与汽车业的高层结下了朋友般的关系。而他的眼界和博学,尤其在艺术和审美上造诣颇深。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就是著名的文艺记者。出版过非虚构的文学作品《林真南和维加》。离休之后,他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介入汽车,站在国家的角度为这个行业进行了大量的鼓与呼,发挥了一个老记者作用,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汽车界留下了难忘的背影。回顾自己的一生,林钢说,我虽然一生经历颇丰,却只有两个新闻采写高潮都放在了20世纪。先是50年代的一段,那时主要关注是文学;还有一段,就是90年代当"汽车记者",着眼于中国经济。
提起林钢,很多汽车界的老人都说,这才是真正的记者。如今,一些身居高位的汽车人向我回忆,当年林钢到上汽采访,住地下室,吃食堂,奔波于安亭与上海之间,没有任何特殊接待,埋头采访。对桑车国产化的报道,经年累月,长达7年跟踪采访。他的老乡,原中汽公司总经理顾尧天说,林钢对咱们汽车业有贡献。他是大记者但从不端架子。朱镕基刚任上海市长时就接受过林钢的采访,对于国产化"坚持西德大众标准,不许瓜菜代"的论断最初就见诸于林钢的报道。原机械部一位官员说过,林钢的报道高屋建瓴,具有导向性。
然而,对于行业动态,林钢从不因小而不视。1995年,首届微型汽车研讨会在北京郊区举行,林钢清晨5点出门坐公交辗转来到会场,让主办者深为感动。为了解民间造车热,林钢还专程去怀柔探访,察看实情。他曾深入农用车行业,对农用车企业作过系统的采访和调察,反复思考和研究。一位当年陪同林钢采访的官员说,林钢的认真和严谨,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总是站在全局和发展的国家角度出发,如果没想明白和清晰的思路宁可不写。从1987年中汽公司撤销,成立中汽联时,林钢其实就已经进入汽车记者的角色。
1994年,国际家庭轿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当时林钢是业界德高望重的老记者。他带着我拜访了不少在位的行业高层领导,还有企业的高管。也就在这次研讨会上林钢帮我打开了"汽车眼界"。他对我说,多听听高层对汽车发展的判断和观点有助于采访和思考。此外,他还带我拜访了饶斌夫人张矛,去北京医院看望文化老人萧乾,走访业界的高管等。这些点滴,对于我以后从事新闻和写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晚辈的提携,林钢丝毫不保留。我曾参与和目睹了林钢帮助一位汽车摄影记者完成一部人物摄影集的过程;他还带着作家殷慧芬满京城地采访汽车界的高层,为其《汽车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手资讯。
这就是我眼里的林钢。每次去他家时,经常见媒体界的晚辈向他请教,他从不嫌烦,乐与年轻人在一起。他说,向年轻人学习,就会忘记年龄。他自称:我是汽车媒体的新兵。其实,他是不少年轻记者的导师。比如,原深圳汽车导报总编徐茜就多次提到林钢对于她的帮助,视他为汽车入门老师之一。还有一位年轻人北漂入行当汽车记者就是林钢手把手教的。至于我,更是如此。从1994年拜识,他始终关注我的报道和写作。2000年,就在我协助林老师编完《中国记者眼里的外国汽车》之后,他把他多年积累的汽车资料全给了我。他说,这些会议记录、文件、讲话、调查,剪报等也许对你有用。没错,这些留有林钢手迹的资料,后来成了我撰写汽车稿子珍贵的参考资料。此次编辑《中国汽车四十年》时再次派上了用场。
林钢在告别汽车媒体时留给这个行业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由他主编的一本媒体新闻作品集,这也是他奉献给汽车行业一本杰出媒体人的"名录"(《中国汽车记者眼里的外国汽车》)。作为见证者,我目睹了他用近两年的时间默默付出,从起意到组稿,再从选稿到编辑,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书出了,编辑费还不如作者稿酬。提起此事,他笑呵呵地说,这不要紧,也算我对这个行业的一片心意吧。
是啊,这是一位智慧老人,又是一位资深报人,更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有一年,在北京碰到原"市场报"记者刘勇(办公在人民日报大院里),他对我说。你快去看看林老吧,他现在坐轮椅了。随即我去看望了林钢。那是2013年夏天。此时的林钢已经病的脱了形,帕金森综合症使他痛苦不堪。见我来,很高兴。林老说,你看,我已是废人。走路不稳,常摔跤。不过,他还在阅读,茶几上放着胡绩伟的书。临走时,林老留我吃饭,低声说,"就当陪我吧"。这是难忘的晚餐,一条蒸鱼、一碟青菜、一盘冷菜、一碗酱。记得我还陪林老喝了一杯罐装的青岛啤酒。告别时,他对我说,好好干。想不到,这成了他对我的最后赠言。
《中国汽车四十年》编完后,我请远在广州的李村把《轿车大论战》寄还给我("'轿车文明'惊现大讨论"一文的参考书)。我在微信中说,这本书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林钢在1997年特地从北京寄给我的书。我视为一种激励,一直放在我的书橱里。
"生命始于退休"。这是萧乾写给林钢的名言,也是对他人生的生动描述(林钢上个世纪50年代蒙冤,划为右派,遭贬下放,成为政治贱民,长达近20年)。生活中的林老师并没有对命运的不公流露过抱怨。他说,半生坎坷,有怨无悔。新闻界前辈李普在《踏遍青山》序言中写道,"他请我不要夸他的文章,说他有自知之明,谦称从未写过一篇自己认为满意的文章。永不自满,这一点也是我所欣赏的。读者自然能掂出斤两来。我便写下这点心情,淡淡的,却几乎要掉泪。"然而,林钢则自叹,风尘一生,只有薄薄一本小书,愧对后生。
读来唏嘘。如果了解林钢,就会感觉到这些文字的分量和情感,隐含的悲苦与不凡,毅力与信念,也就体会到何谓力透纸背,人格和情怀?尤其是出自钱江手笔的"我的新闻学导师林钢"一文,读后就更不能忘却汽车媒体里还曾有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
【本文由禾颜阅车工作室出品。撰文/颜光明;编辑/钱蕾。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林钢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