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方式如何选择?
行愈简,心愈近,行至大同。
这是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给出的答案。置身于2030年出行方式所描绘的影片中:车联网、自动驾驶、无污染、零事故,没拥堵(坐在动感座椅上互动的仿真虚拟)。尽管这是对20年后可以抵达的"设想",在时间上并不算遥远的"梦想",但还是让人感觉这是科幻,在拉大与现实的距离,而好莱坞大片的特技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难怪孩们看了《2030,行》这部短片后说,好像在看《阿凡达》。但多数人对取景于上海还是感到陌生。如果20年后像影片中所呈现的"盛景"(汽车在摆脱对石油依赖之后,又跌入了数字化的深渊),不禁要问,那城市如何回归自然,又将怎样"零距明天"?
如何展示未来的出行方式,使用怎样的交通工具,成了此次世博会的一大看点。这也是不少参观者所关心的现实话题。对汽车界而言,更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面对世界的舞台。因此,汽车发达国家在竞相拿出低碳或新能源汽车亮相世博会的同时,也展示了人、车、道路相处的解决方案,表达了汽车让生活更美好的积极主张,并不是一味地夸张汽车的力量或对它依赖的征服,而是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
比如,在城市最佳试验区展示丹麦欧登塞案例馆提供的事实表明,他们现在正在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方式,有的甚至在积极地摆脱对汽车的依赖,将低碳生活方式由理念转变为切实的行动,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欧登塞,政府修建了自行车专用道长达500公里,比上海的城市地铁总里程还要长。另外,政府还对购买轿车采取抬高税率的方式变相地限制汽车消费,其税率高达车价的180%,迫使购车者望而却步。在丹麦,自行车总量已经超过450万辆,人均自行车拥有量名列世界前茅。哥本哈根计划在2015年至少50%以上的人骑自行车上班。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首选是自行车,其次是地铁,再是公共汽车,最后才是私家车。
在不来梅,以"共享汽车俱乐部"的方式来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的做法取得了共识和响应。于是,在德国不少城市正在推广一项"合伙用车"的计划。出现了职业性的合伙用车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已经成为城市短途公共交通营运的重要补充。在"德国馆"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项计划正在变为现实。目前合伙用车新模式Car2go已经于2009年开始在德国和美国两地进行试验推广。此模式与原先的合伙用车系统略有不同,Car2go车辆不与固定站绑定,而是可以随意租用并能就近归还。由此,合伙用车变得更加灵活,为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放弃使用私家车提供了可能。
陈列在各个国家馆里的汽车都是清一色的环保绿色抵碳汽车,只是表明了他们对于发展汽车从保护环境出发的积极态度和行动。难能可贵的是,像以跑车之王著称的法拉利都拿出了混合动力车,还有被"中国馆"称之为"镇馆之宝"之一的荣威E1电动车,以及特地为本次世博会设计的雪铁龙概念车Metropolis等。看得出人们对于汽车的眷恋还是舍弃不掉,还没有摆脱汽车的局限。
事实上人们对于汽车带来的高度现代化已经开始提出质疑,城市高效率的运行节奏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人的承受极限,城市过劳死的频繁发生,生存压力加剧,使得京广沪已不再是人们留恋的天堂,而是人们想逃离的桎梏。正因为此,才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本届世博会主题提了出来。从联合国最宜居住城市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并非是以城市经济发达,现代化和繁荣作为参选依据,而是看人文和谐的社会及生活环境,是以人的寿命、受高等教育水平、医疗福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硬指标作为评判标准。
同样,在城市幸福指数评选中,成都得票最高,并以休闲城市名义出现在世博会的最佳城市试验区案例馆,被人津津乐道。这就是说,城市的幸福指数与高楼大厦,汽车多少并无关系,即"城市美好不是目的,而生活美好才是",而不是"心为形役"的那种所谓高节奏的现代生活。正如朱光潜所说,"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致使这"丰富华丽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正成为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对于汽车力量的夸大或是过分的依赖以致是否还要延续它的思维,事实上在本届世博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故有人指出,世博会不是展示成就,而是对世博主题的解释。当然,彻底告别汽车现在还不可能,但日趋严峻的"汽车问题"已经对城市发起挑战。是舍弃还是依赖,乃至妥协?这样的诘问,犹如警钟敲响,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由此,选择怎样的出行方式,更便捷、更有效、更环保,不仅是考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出发点,也是人类自身对现代生活方式再次做出选择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要感谢世博会,有机会全面认识了汽车究竟是何物。
(首发《东方早报》|20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