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S店引发汽车销售变革【驱动国家】
撰文/陈 瑶
哪有什么该与不该,作为依附于市场存活的一切形式,即使你已经成为市场的宠儿,也要根据变化来让你活下去的时间尽可能变长。
辉煌下的草莽时代
1996年9月的某个上午,太阳早就升得高高的,空气中已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这预示着闷热多雨的夏季即将过去。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的摊主们却没有感觉到,他们仍在扎堆儿抱怨日头太毒。早上九点多,大门开了,等得不耐烦的一群顾客黑压压地慢慢移过来。市场够大,进门没多久,人群很快散开了,三五成群地在各家店铺溜达。
在“车虫”眼中,处于草莽时代的亚市,钱多,随便忽悠个什么人,几千就到手了
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更没有自媒体,这注定了信息不对称成为常态。只是相对于稀缺资源的获取,这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相比步伐缓慢、东张西望的顾客,“车虫”却快速游动、兔起鹘落。后者没有车,他们拼的不是缝儿,是眼力价儿。他们能迅速从人群里分辨出哪个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哪个是没主意容易忽悠的,哪个是贪小便宜耳根软的。
大果子是笔者在15年前跑亚市接触到的“车虫”,自肇东来北京时间不长,那时还未来得及洗去乡音,但俨然是一枚亚市“老炮”。之前貌似是在肇东某个菜市场收保护费,他知道这是北辰的地盘,老家的把戏在这里行不通了。但是这里钱多,随便忽悠个什么人,几千就到手了。比在菜市场里忙活一天收两三百元不可同日而语。笔者曾目睹过他的功力。
面对那些“羊牯”,大果子不急于上前,他耐心地寻摸。直到两个汗流浃背的人出现,一人手拎过时的黑色公文包,另一人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他眼睛瞄着对方的报纸,发现广告栏的部分字都模糊了,心里有谱了。
早期的亚市,有车就是草头王,甚至没车拼缝的也能混得人五人六。无数相同的把戏来回上演,低价忽悠是最简单的方式
以上两位在山东的报纸上看到,亚市的捷达前卫比德州当地的车便宜8000元。算算食宿路费:值。一打电话,对方满口答应,还说来了能再商量。两人坐上火车来了,打算一路把车开回去。结果到这儿一问,那家说这批车卖完了。两人正郁闷,也没理商家推荐的另外车型。
大果子大言不惭,说捷达前卫自己手里还有。先刷卡,官价15.6万元。回头以优惠的方式返还1万元。
现在看这个套路太拙劣了,但当时那两个山东大哥深信不疑,“俺们就不信这天子脚下还能骗人。”他们被领着到某家店看了车,刷了卡。大果子一番上蹿下跳,说这边办提车,让两人吃饭去。趁中午给两位大哥的爱车做个装饰。
果然,两位大哥吃了两碗有生以来最昂贵的面条———吃饭这工夫,老母鸡变鸭了。车上的脚垫和太阳膜有一股刺鼻的塑料味不说,优惠的1万元没了,据说变成名牌太阳膜了。返还?什么返还?剩下的戏码简直乏善可陈。闹到了派出所,民警笔录都懒得做,“没证据说答应优惠了?早干吗去了?”山东大哥回过味来,不能太强硬,新车手续还都在对方手里捏着呢。
北京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地方可以想象。这是一个草莽时代,有车就是草头王,甚至没车拼缝的也能混得人五人六。无数相同的把戏来回上演,低价忽悠是最简单的方式。以至于市场办公室和派出所接投诉都接得疲劳了。
1997年,亚市因其影响大、交易活跃、价格变动特别受厂家和社会的关注而闻名全国。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的何光远三次参观亚市,并题字“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
当然,买到新车其乐融融回家的顾客也不在少数,要么确实人缘好,要么就是真懂行。至于卖场的管理主体,更多地承担市场监督的职能,因为汽车市场的管理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彼时已经能够满足客户最直接的需求。
无意抨击,但也必须承认,卖场模式见证了中国私家车的兴起。1997年,亚市因其影响大、交易活跃、价格变动特别受厂家和社会的关注而闻名全国。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的何光远三次参观亚市,并题字“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亚市由此闻名。而对于媒体而言,这张“晴雨表”提供的汽车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优质内容。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属于特殊消费品,厂家不允许把汽车直接卖给个人,要经过拥有资质的物资公司进行周转(比如隶属于北辰集团的亚市),那还是一个卖方市场。曾经亚市的销量能够占据全国销量的1/10。至今还为当时亲历者乐道的是,2001年,天津一汽全线降价,当天,夏利在亚市卖出了400多辆,现场一度混乱,亚市甚至派了20多个安保人员维持秩序。
事实上,在亚市之后,全国陆续建立了超过500家类似的汽车交易市场,汽车大卖场进入了鼎盛时期。与之对应的是,几乎没有第二个选择可以满足大规模兴起的私人购车需求。
据亚市第一任总经理苏晖回忆,在卖场鼎盛时期,实际上一度想过管理输出,在全国建立分支,但是没有履行下去。其原因是受国有体制限制,亚市只实现了影响力,却没有把模式扩张到全国。而在全国范围内,交易市场存在的种种猫腻行为,更成为日后被更替的必然因素。
汽车交易大市场,还将继续存在,它自身一直在革新,但已不再是宠儿。洪潮总归会袭来。
一头搅浑了水的小牛
199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广州标致宣布破产。这成为中国汽车迄今35年合资历史上的一个孤本。暂且不表。
彼时,抢占了风头的跨国汽车企业不外乎两三家,它们抓住了合资的红利,直到这片黄金之地,有一天突然横冲直撞进来一头小野牛,打破了宁静,没有任何先兆可言。
在当时的合资热潮中,相比于欧美,日本企业姗姗来迟
大的背景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当时基本有两大现象:私人消费以几何倍数增长以及“市场换技术”的合资热潮。在这场合资热潮中,相比于欧美,日本企业姗姗来迟。一方面源于日本人谨慎的个性;另一方面,在他们的企业战略中,邻邦暂时尚未纳入。法国标致的退出,给日本企业打开了一扇小门。但没有想到的是,门外引入的是洪水。
本田当时在美国的汽车业务已经打开局面。时任本田副社长的宗国旨英开始意识到海外市场的重要性,但本田在中国的业务还一片荒芜。他调任在加拿大的门胁轰二到北京办事处。直到标致的退出,让在北京的门胁轰二看到了机会。关于门胁轰二,本田在华初期有太多他的身影。合资谈判于1997年11月达成。在广州标致的废墟上,广州本田(后改名广汽本田)合资公司于1998年正式成立。此时门胁轰二已经进入本田公司34年,可以说,此后所有中日合资企业延续了广本走过的道路。但他仍未想到的是,继设立合资公司之后,他将做成人生第二件大事。而中国伙伴对他的支持功不可没。
关于门胁轰二,本田在华初期有太多他的身影
门胁轰二拥有在加拿大组建讴歌销售和售后网络的经验。此前,中国的厂商只销售汽车,保养是车主自己的事。而门胁轰二和当时合资公司中方负责人陆志峰(也是项目谈判中方负责人)商量,既然向顾客提供了新车,应该同时构建新车销售、部件销售、车辆维修等售后服务,同时还肩负搜集顾客反馈信息的任务,这就是后来被称为4S店的营销模式。这样的闭环,符合本田倡导的“喜悦”理念———打消顾客购买后的顾虑,让顾客开心地用车。
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市场的爆发,没有哪家品牌愿意将渠道拱手让人。“渠道为王”这一话题,经久不衰。
但是,4S店模式不是自己想建立就能建立的。经营的新概念,需要政府批准。本田和广汽将这一想法,通过广州市政府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中央有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认为本田提出的“特约销售服务店汽车经营权”的提法很好。
广本既然向顾客提供了新车,应该同时构建新车销售、部件销售、车辆维修等售后服务,同时还肩负搜集顾客反馈信息的任务,这就是后来被称为4S店的营销模式
当时的现状是,桑塔纳、捷达等老车型,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选择,而晚到的本田则直接以全球新车型同步推出的方式,加之国产化降低成本的方式,搅浑了这一格局。门胁轰二说,“我们计划向中国顾客提供最新的优质车辆”,“没有任何人觉得不自然”。
1999年,全球最畅销的B级车之一,第六代雅阁引入中国。这是当时国内市场车型最新、技术最先进的中高级轿车。陆志峰负责劝说进口雅阁维修保养店铺加入销售网络,实际上是允许它们进入本田雅阁的售后体系。能扩张业务,保养店当然愿意,因此大多数本田进口车服务训练中心,都加入了新组建的4S店网络。当时,全国共有60家进口本田维修服务店,其中约40家直接变成广本的经销店,同时扩展了售后服务的内涵,它们是中国第一批4S店的尝试者和规则制定者。
由于对店面外观到内部设计,从硬件到软件,从售前到售中以及售后,都由本田主导。甫一推出,如同一股清流,让中国用户如沐春风。最直观地,4S店宽敞洁净的店面与受过培训的接待人员,极大地满足了中国富裕层级的虚荣心。这是一种物化的尊贵。
必须承认,4S店的出现是必然产物,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它们只经营厂家授权的品牌车辆,规模较大,品牌意识更强,同时也使经销商与厂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产销关系。
因为顺应了发展潮流,企业基因充斥着“创新”的本田,带着它的4S店投资人很快成为大赢家,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顺应了发展潮流,企业基因充斥着“创新”的本田,带着它的4S店投资人很快成为大赢家,赚得盆满钵满。大众和后来的通用,看到这一形式获利如此容易,争相效仿。而包括双龙伯乐、亚之杰、众义达等知名经销商,在淘到第一桶金后,纷纷撤出大型汽车交易市场,自立门户建立4S店。2001年左右,4S店发展迅猛。
卖方淘金与买方洗牌
尽管起步投资一两千万元的资金标准,让早期经销商颇有抵触情绪,但随之而来,4S店书写了车市一本万利的神话。那时有一句致富名言———“什么都不会做就去卖车”。高利润的诱惑吸引了大批人前来淘金,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类汽车经销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达到了数万家。“背着麻袋装现金”,站在品牌商门外等待召见,恳请入网的商人们不计其数。而除了个人,合资公司中方股东相关利益体(包括大型国有集团的子公司等)则更有先机获得4S资格。
在车型匮乏与管理缺失的年代,中国富裕阶层愿意为“安心消费”(正规产品、全面服务)大额买单。经由4S店之手,原本分散在市场各个角落的钱,被集中在了主机厂处。看得见的钱(销售),看不见的钱(售后),都被汇集在了一起。
那时有一句致富名言———“什么都不会做就去卖车”。高利润的诱惑吸引了大批人前来淘金,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类汽车经销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达到了数万家
但经营主体的良莠不齐,为日后的洗牌埋下了伏笔。洗牌的前奏发生在2004年。是年,紧缩车市从“井喷”陡然走低,企业掀起价格大战,堪称惨烈。加之银行紧缩银根,一批竞争力不强的经销商遭遇资金周转难题,长期稳赚不赔的汽车经销商首度遭遇亏损,一些品牌的经销商甚至开始退出。这直接催生了2005年1月1日商务部出台《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该《办法》的核心内容就是“授权”二字,要求销售汽车必须获得品牌授权并实行备案管理。这也意味着,为规范无序的市场,政策重心偏向了主机厂。
2005年开始,车市又恢复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尤其是销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而这一年,厂家授权的4S网点有2000多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汽车经销商约有3万家。
尽管大卖场和4S店看似和平共存,但不愿意享受服务宁愿去卖场找低价的用户比例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交易发生在4S店。然而,站在一线的经销商们早已不安。他们承担着入网的高投入、年底销量任务的重负,就连前台签字笔的品牌他们都无法决定。厂商之间关系变得格外敏感。
2006年,“新宝鼎事件”爆发(山西新宝鼎经销商公开发信,主动解除与长安福特马自达的合约关系,并要求罢免合资公司销售总经理),闹得沸沸扬扬,一直潜藏在汽车经销商和厂家之间的矛盾,首度曝光。双方各执一词,“罗生门”上演,甚至惊动了福特美国总部以及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最终,厂家只能表示“遗憾”,经销商依然对于“三年亏损数百万元”耿耿于怀。
至此,4S模式是否合理,第一次被当作产业课题正式地抛出来。而在舆论所能感知的印象中,更多的还是同情所谓“弱势”的经销商。
不同立场,不同诉求。判断谁强谁弱,过于主观。当年的共识是,始于2002年的车市“井喷”,刺激了太多的热钱向汽车渠道涌入。继“新宝鼎事件”之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经销商,不是个案。对于“舶来品”的4S模式而言,阵痛必然出现。但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正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互利互惠”成为努力的方向。为提高整体竞争力,他们将整顿经销商队伍列为重点。
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正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互利互惠”成为努力的方向
笔者曾与北京几位经销商有过交流。对于主机厂,他们无一例外颇有怨言,包括投资巨大、硬性配额、临时搭售、库存压力,等等。但是他们都清楚,相比于之前的大卖场,4S模式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与更持久的生命力。即使再做一次选择,他们依然会选择成为品牌授权的正规网络。
“对于我们做生意的人来说,只要投入与产出能够匹配,保证我们盈利,我就会做下去。目前除了4S店,你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亏本生意不能做。”韩光华说道。当年他在北京小有名气,同样起家于亚市,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拥有5家品牌代理以及7家4S店。
在那个浮躁的年代,韩光华不是那种挣红利的商人,也许是受医学专业背景的影响,他思维缜密。他在汽车圈所活跃的不仅是市场业绩,还有他提出的关于4S经营的种种想法。他提出4S店就应该像五星级酒店管理一样;而且经营企业首先得经营人心,员工满意了客户才能满意;尤其是价格竞争赢不来客户,客户满意度才是关键……
能看到这些趋势的前提在于,买方市场已然到来。开4S店稳赚不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品牌集中到中国,消费者可以对不喜欢的品牌说不。
4S模式是否岌岌可危,韩光华当时接受采访曾说:“这个行业是一个让人有良好心态投资的行业:想通过它获取暴利不可能,想通过它一夜致富也不可能。他(经销商)的钱都是通过一辆辆车挣来的,他的维修服务利润都是通过一颗螺丝一颗螺丝地拧出来的。”
开4S店稳赚不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品牌集中到中国,消费者可以对不喜欢的品牌说不
4S模式至此在中国开始走向成熟。此时,距离广州本田第一次引入4S模式,已经过去快10年。由于没有遭遇太多压力,广州本田等先行者不再有优势,相比后来者已有明显差距,不得不用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
为规范市场秩序,各大品牌也开始对非授权的二级网络进行取缔。而集团化经营成为抵御市场风险的渠道手段,并涉足二手车交易、物流、汽车金融、保险,甚至汽车驾校等,类似像浙江元通和上海永达这样的大型集团经销商,年利润超过亿元。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136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巨大的机会,早已在汽车服务市场爆发。足够的市场竞争,才能让用户获取消费便利。
不确定的新道路
20世纪末,中国兴起了一批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伴随车市的爆发,它们接到的主机厂调研需求中,越来越多地提到了一个命题:如何降低4S店保养用户的流失率?
由于4S店建店和运营成本较高,其维修、保养和配件价格也相对较高
由于4S店建店和运营成本较高,其维修、保养和配件价格也相对较高。自然而然,导致部分车主在过了保修期以后,选择在外进行维修保养。据不完全统计,4S店的维修保养成本比专修店高两到三成,比汽配市场高出50%,比路边店甚至能高出1倍多。价格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汽车属于定期保养的大宗消耗品。对于原厂件与副厂件的区别,工时费与服务费的量化,中国用户的认知处于不确定状态。
4S店模式又进入到一个尴尬期,尤其是初期的巨额投入。因为不可能在不同需求的地方用同一套标准。成本不降,再好的调研公司也很难大规模挽回用户。直到今天,互联网催生的售后服务市场,加剧了这一趋势。对于出保后的用户流失率,各大品牌依然讳莫如深。
在汽车市场红火的时候,整车厂限制建店规模的下限,小了不行。商业逻辑是投资越大,得到厂家的资源越多,获得的收益也越大。但在市场退潮的时候,3年收回投资的期望被打破,4S店的扩张就遇到了天花板。
在4S店的基础上,2S开始应运而生,即只提供整车销售(Sale)和售后服务(Service)的标准店,意在降低成本,保持在中小城市的扩张节奏。
那么一线城市怎么办?单纯降低4S店的一次投入成本是否可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原一汽马自达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于洪江,在广州开了十几家“好快省”店,只做保养和钣喷业务,其专业性与满意度并不比4S店差。一线城市必须建4S店的思路受到挑战。而雪上加霜的是,限行限购措施遍地开花,互联网资本对于汽车售后市场趋之若鹜。面对冲击,不少汽车企业也在调整与革新。4S店模式中的服务(Service),开始以新业务的模式与之并存,包括上门服务、流动维修,等等。
迄今,在互联网主导的汽车后市场的喧嚣中,4S店依然是主流。截至2017年底,中国4S店已达2.5万家,二级维修店和配件店分别为4.4万家和2.5万家。而在美国,这三者的数量则分别为1.3万家、1.7万家和3.6万家。
在中国市场,4S店被视为汽车主渠道商,是头部。显然,我们的“头”有点大,这是厂家不断向4S店倾斜资源所致。但是,在汽车产品没有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后市场服务需要客户亲力亲为去体验。所谓上门服务只能搞定最简单的环节。就像医生进入家庭诊病一样,看着挺高大上,但实际上稍微麻烦点的病,还得去医院。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被打破了4S店一家独大的局面,包括国美、苏宁在内的传统销售电器的零售企业,都开始争相进入汽车销售领域
2017年,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颁布。与之前的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相比,它打破了品牌授权销售的单一模式,推进授权销售与非授权销售并行,实行多样化销售。4S店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政策层面被打破了,包括国美、苏宁在内的传统销售电器的零售企业,都开始争相进入汽车销售领域。
必须承认,4S店作为主渠道商,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如果没有整车厂持之以恒地对整个流通环节的品牌输出、制度输出、管理输出,汽车售后市场不会有今天的发展。随着大批维修技师、车间主管以及管理制度、操规程、专用仪器工具等从整车厂授权渠道向外扩散后,整个国内汽车售后市场的风貌才获得转变。如今洗车店都张贴完整的作业流程以及验收标准,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
4S店模式的当务之急,并非改变组织架构,而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否则在成本压力之下,4S店在消费者那里若整体印象崩坏,将比互联网资本杀入市场要麻烦得多。
看似一切都肇始于外企的理念输入,或者说,开始于1998年的那场破产。实际上,任何强大的市场模式,早晚都会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只是以什么面目出现而已。
主编点评:“4S店”模式为何没有过时
雅阁为何能成功?有人说,是产品的成功。也有人说,是性价比的成功。在汽车饥饿的时代,这都不敏感,但如果相比较,就会发现,其实产品和价格都非常的直观,也是击败对手赢得市场最致命的杀手锏。而厂商所说的“起步就与世界同步”这句话其实是一种营销话术,暗指产品领先,在贬低竞品。关键是体现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一举成为中高级车的“王者”。
这是广本面对强手竞争的策略,巧用“田忌赛马”,一炮走红,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切割了广标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个哀兵必胜的故事。然而,懂得“攻心”的广本 ,在“三个喜悦”的理念的指导下,用服务营销的理念开创了“4S店经营”模式,迅速抓住了客户的“忠诚度”,使回头客成为口头传播落地的最好体现。
这不能简单说是广本的“独门绝技”,而是一种营销理念。回到历史现场,把这一理念引入,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帮助用户解决痛点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也是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服务平台。而4S店之所以能成为营销模式的关键是用户需求,也是广本服务理念落地的平台。此举,除了能吸引客户,抓住用户之外,还在于为建立营销渠道有了实体支撑,并成为汽车竞争新的方式和重要的手段,即由产品竞争上升到体系化竞争,延续至今。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拿不出比“4S店”模式更为先进的营销模式。
---撰文/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陈瑶,曾任《汽车人》杂志主编,现任腾讯汽车主编。本书全文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下期预告:汽车销量破千万为何产业还“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