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上南合作拉开汽车业合并大幕【驱动家国】
撰文/俞凌琳
2018年2月22日,小赵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兴冲冲地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浦泗路18号的大门,这里虽然挂着南京汽车集团的牌子,但实际上,小赵已经是属于远在250公里之外上汽集团的员工。
以数据说话,上南整合的成果有目共睹
十年零两个月前,在政府牵头下的一场“异地恋”最终使得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走到一起,顺利“完婚”。虽然顺应“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收购承诺,南汽集团得以保留,小赵所在的浦口基地,仍然挂着南汽集团的牌子,但实际上,从业务体系上讲,这里已经被纳入上汽集团,浦口是隶属于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旗下的浦口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的产品。2017年,在上汽集团业绩的带动下,仅浦口基地的产量就超过28万辆。这里的工人拿的也是几乎可以与上海媲美的工资,而因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良好的销量表现带动的产量上升,2017年,小赵和他的同事们拿了相当于6个月工资的年终奖。
2007年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在发改委的支持下成功签约,在签约仪式上,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老总悉数到场。上南合作是中国汽车工业整合的典型,也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上汽南汽强强联合后,一个年产200万辆、拥有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微型车到中高级轿车全系列产品的中国汽车“航空母舰”浮出水面。
上南合作是中国汽车工业整合的典型,也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2006年,上汽整车销售突破134万辆,南汽只销售了10多万辆。自2013年以来,上海汽车集团公司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的第二名,仅次于中石化集团。而这与上南整合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不过,作为首个吃螃蟹者,业内对上南整合后,两家的融合能力,以及整合后业务的发展能力,是否能够达到“1+1>2”的效果仍有疑惑。不过,以数据说话,上南整合的成果有目共睹,而如今,汽车行业内更多的整合故事也在上演着。
上南整合已赢得成功
2018年2月10日起,上汽浦口基地车身AP线集中停产,AS23车身生产线各
线体改造全面铺开,截至2月20日,历时11天的AS23车身生产线集中停产改造的阶段性任务已经顺利完成。按照目前的计划,预计3月底可实现首台AS23白车身总体下线。
这是浦口基地迎来的又一款新产品,预计2018年将正式上市发布。受益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的火爆,无论是南汽集团的业绩还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是与日俱增。
根据2018年1月19日上汽集团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上汽集团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42亿元,与上年同期(约320亿元)相比将增加约22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约增加24亿元,同比增长7.8%左右。
受益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的火爆,无论是南汽集团的业绩还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是与日俱增
与众多车企一样,2017年特别是上半年,上汽面临的整体环境并不好,车市整体低迷,消费升级带给上汽集团旗下三家合资公司的压力很大,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市场的消费者往上走,而豪华车市场的整体下压,又影响着以中高级汽车市场为主力的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虽然,在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通五菱等合资企业2017年的涨幅并不高,但上汽集团的业绩却非常漂亮。上汽集团2017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693万辆,较2016年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8%。
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上汽集团2017年增长的亮点。2017年,上汽集团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52.2万辆,相比2016年整整多出了20多万辆,增长率达到62.27%。
政府“拉郎配”快速推动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的主力是荣威和名爵,双品牌不仅是上汽和南汽走到一起的动因,完成整合后,也取得了“1+1>2”的效果。
2005年7月,罗孚一分为二,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各自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
2005年7月23日凌晨,普华永道宣布包括上汽在内的三位罗孚竞购者中,它们最后选择了南京汽车工业集团。南汽以约5078万英镑的价格最终购得这个已经宣布破产的英国百年品牌。而在此之前的4个月,上汽集团已经以6700万英镑购得了罗孚的核心优质资产:罗孚最好的两个车型25、75系列轿车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此后,罗孚一分为二,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各自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产品的高度重叠和竞标时的针锋相对,让南汽和上汽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对立面,双方关系降到了冰点,颇有竞争对手的架势。
南汽由于资金上的缺口,反复提到“南汽的大门是敞开的,希望能跟国内外的合作者合作”。但上汽的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会在罗孚上与南汽进行任何合作。
转机出现在2007年4月19日。在当天上汽集团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上,胡茂元面对200多家媒体首度就南汽问题表态:“今天我作为上汽集团的法人代表,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们希望联合,就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有益,对消费者有益。”
这场源于政府“拉郎配”的合作能够成功,不仅影响着上南合作本身,更是影响到后续的产业重组
2007年6月初,政府主导下的访问拉开了上南合作的序幕,被外界视为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融冰之旅。在这次融冰之旅中,双方主要就资源共享和未来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接触。双方达成初步的计划:南汽有意愿出让控股权,而上汽接纳的也将是一个完整的南汽而不是某一个项目。
上南整合的脚步是迅速的。两个礼拜后的6月28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从江苏宜兴赶往南京,在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南汽名爵浦口基地,并在名爵基地会议室与南汽及名爵项目高层举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座谈。之后,上南之间开始相互考察,并组成谈判组和尽职调查小组,进入到整合谈判阶段,直至最终的整合完成。
全面整合提升效益
2007年12月26日,上南合作最初在业内是有担忧的,因为上南合作是跨越行政区域的,而且南汽原有的资产庞杂、负债重、出血点多,在汽车界是出了名的“老大难”。
上汽南汽重组后,名爵品牌与荣威品牌得到融合,采购等成本大大降低;南汽旗下部分零部件企业得到改造,整个南汽正在日益恢复活力与生机
这场源于政府“拉郎配”的合作能够成功,不仅影响着上南合作本身,更是影响到后续的产业重组。不过,上南合作的成果,在第二年就显现出来。截至2008年,上汽对于南汽通过借贷等方式“输血”超过46亿元,直接投资新项目金额为26亿元。南汽集团2008年减亏40%以上,其中在南京菲亚特基础上改造的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名爵品牌与荣威品牌得到融合,采购等成本大大降低;南汽旗下部分零部件企业得到改造,整个南汽正在日益恢复活力与生机。
上汽南汽重组后,仅仅花了几个月时间,就让亏损近8年的南京菲亚特公司改头换面,成为上汽大众南京工厂,2008年下半年实现销售40亿元,利润超过1亿元,创下全球汽车行业整合的新纪录。
南京菲亚特成立于1999年,之后几乎一直亏损,累计亏损达到22亿元。上南合作谈判时,菲亚特不愿意与南汽分手,反而想与上汽一起造轿车,可上汽并不需要。在上汽与菲亚特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谈判后,菲亚特终于同意与南汽分手,作为回报,上汽与菲亚特在商用车上进行合作,成立了发动机公司和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紧接着,上汽再度利用菲亚特的厂房,引进德国大众工厂。将“南汽与菲亚特分手”和“德国大众在华扩产”结合,不仅能解决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问题,而且对于大众而言,节约了成本,节省了时间,还增加了产能,一举多得,于是从2008年初就全力加快对原南京菲亚特的工厂的改造和职工培训。短短几个月里,上汽大众对原南京菲亚特员工培训达到1300多人次,南京菲亚特的工厂转变为上汽大众的工厂。这样大规模的工厂如此快速地华丽转身,在全球汽车行业都是第一次。
反推政策落地
而上南整合在业内也引起了连锁反应。上南整合的首战告捷后,2009年,国家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在未来三年内(2009—2011年),将鼓励国内汽车集团公司之间进行并购重组,重塑国内汽车行业格局。
《规划》提出,未来三年,要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国家将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四大”汽车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四小”汽车集团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中国汽车业将呈现“四大四小”的行业格局。而在新一轮的政策推动下,也加快了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2010年12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集团”)与浙江吉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奥控股”)合资设立的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吉奥”)正式挂牌。广汽吉奥注册资本为12.6亿元人民币,广汽集团以现金方式出资持有51%的股权。
虽然后续的产业重组,并没有像上南合作那样的规模和业绩,但至少汽车行业传递出一个好的方向
2013年,北汽收购昌河汽车70%的股权,正式将其收编,并投资百亿元对其进行输血再造。
虽然后续的产业重组,并没有像上南合作那样的规模和业绩,但至少汽车行业传递出一个好的方向。
以业绩获人心
上南合作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整合过程。上汽和南汽合并时,南汽在职和退休员工有1万多人。合并后,机构、人员、体制、机制都要进行调整,可想而知,人员的震动是巨大的。“会不会下岗”“还有没有我的位置”,等等,不同的议论在并购初期自然存在。
虽然上南合作后,也有一些员工“出走”南汽,但大部分人都比较稳定。
为了稳定人心,上南签约的前一天,原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花了一天时间与南汽10多名高层干部一一促膝谈心,告诉他们:“只要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上南合作就一定会实现双赢。”从年初开始,上汽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副总裁蒋志伟等多名负责人被派往南汽,在不同层面坦诚公开整合进程、人事安排、对接工作,让南汽干部、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要让职工安心,必须真正做到“融为一家”。第一批南京菲亚特员工踏上赴上汽培训之路,刚到驻地,就看到悬挂着的“热烈欢迎南京员工入住”“欢迎您,来自南京的兄弟姐妹”等横幅,工会和各车间的联系电话以“关爱热线”的形式留在培训员工驻地。对于南京培训员工在上汽期间的工作生活,上汽给予了精心安排,宿舍里配备彩电、空调,提供阅览室、乒乓球、桌球、健身设施等,还专门购置了毛毯,让南汽员工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与简单的收购合并不同,上南合作并非是谁吃了谁,而更多的是整合。上汽充分整合南汽业务,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业务,通过上汽业务的注入,使南汽的业务焕发活力
当然,最终让员工有归属感的还是以业绩说话,上汽对南汽业务的整合,除了业绩的提升,上汽集团也为其南京基地制定了振奋人心的“十三五”规划。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新增投资500亿元,计划整车产能达200万辆,汽车产业链产出达2000亿元;并在南京投放2.2万辆分时租赁电动车,开出600家车享家实体店。
而与简单的收购合并不同,上南合作并非是谁吃了谁,而更多的是整合。上汽充分整合南汽业务,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业务,通过上汽业务的注入,使南汽的业务焕发活力。经过全面整合,南汽集团四大整车基地:南汽浦口基地、上汽大众江宁基地、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桥林基地和上汽跃进江宁基地已经具备超过百万辆产能。南汽集团旗下的东华公司,开启了重点零部件“乘商并举”的新格局,布局了汽车服务贸易新业态,转型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仅2016年就实现汇总收入120亿元。
上南合作的成功不只是激活南汽,做大蛋糕,拯救名爵,而是肩负重振跃进品牌的使命,再次回到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体现国家意志
如今整个南汽集团欣欣向荣,正在与上汽集团一起致力于“新四化”的推进和发展。上汽虽然注入了资金和技术,再造南汽,但是,一直遵循由南京市政府提出的“三不变”原则(即保持南汽集团主体地位不变、注册地不变、纳税渠道不变)。而这有别于传统收购的另类整合,进一步赢得了人心。
这只是开始。上南合作的成功不只是激活南汽,做大蛋糕,拯救名爵,而是肩负重振跃进品牌的使命,再次回到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体现国家意志。从这个角度去看,上南合作的精彩大戏还只是刚拉开序幕,希望在跃进。这才是上南合作的重头戏
主编点评: “长三角一体化”先行者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最初的试验田,上南合作可谓开路先锋。今天看来,这不仅是跨地区合作的成功示范,也是汽车行业重组1+1>2的成功案例。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被视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上南合作所形成的竞争力使其发展后劲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并且领跑了中国汽车业的大势,一举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最大的汽车集团,令国内外瞩目。
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已被时间所证明,此举不仅成功,具有前瞻性,而且为汽车行业重组顺应时代潮流做出了表率。从最近公布的“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来看,汽车业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将成为先进制造业的“火车头”。从十年成果来看,两地聚合协同效应以及资源互补整合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各自的优势和集中度,为今天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资料显示,上汽集团连续多年产销量持续增长,集团内生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长足进步,新能源汽车强势出击,互联网汽车改变格局等一系列动作表明,这与上南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今,荣威与名爵比翼齐飞,成为汽车自主品牌中最为耀眼的“双雄”;大通与跃进业已蓄势待发,夯实了基础,箭在弦上;汽车的体系能力和企业的营运质量,以及技术和人才储备等各项能级和指标都跃居同行的前列。种种迹象表明,以“新四化”战略为先导的下一轮汽车竞争上汽似乎已经先行了一步。这就是说,得益于上南合作的顶层设计业已表明,汽车深度改革,实施战略重组势在必行,这不仅是要应对深度对外开放,也是为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必由之路。(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俞凌琳,“愉观车市”创始人,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事汽车行业新闻报道十余年。本书全文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下期预告:吉利为何收购沃尔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