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如果五菱宏光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近日,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汽车圈里“炸开了锅”,关于微型纯电动车申请上海新能源牌照受限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如果这样的限牌政策真的在上海落地,那么毫无疑问,五菱宏光MINI EV这类最近大火的微型电动车或许就真的告别上海滩了。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一页书、编辑|禾 子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近日,有来自上海的五菱宏光MINI EV准车主援引4S店工作人员消息称“五一假期后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下的上海新能源车都不送牌照了”,所以他们的购车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此外,网上有自称为上海市经信委工作人员的人表示,“长城欧拉全系车型、奇瑞小蚂蚁和宏光MINI EV,暂时无法上沪牌”。假设消息属实,那么,对车企和消费者而言,谁的损失更大?以及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需求导向成就“现象级”国民小车

一直以来,五菱汽车一直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作为自己的宣传标语,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一款深抓消费者痛点需求的新能源车型,成为了男女老少“通吃”的国民车型。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各项数据都处于上升的趋势,而五菱宏光MINI EV更是在一季度交出了96674台的销量成绩,力压特斯拉,连续8个月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榜首,成为“现象级”国民小车。虽然车身小巧,但是五菱宏光MINI EV可谓五脏俱全,车身小巧灵活、最高170公里的续航,再加上2.88-4.36万元的实惠售价,这款车完全可以胜任市区内的通勤,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源于用户需求导向,因为深挖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痛点,而市场对车企给予了热烈的回馈,这也是微型电动车在国内越来越火的原因。首先,在一线城市,面临越来越严苛的摇号以及限行政策,一张“绿牌照”着实能解决消费者的很多问题,而选择微型电动车相当于花最少的钱拥有一款在路上畅通无阻的代步工具;其次,对下沉群体而言,其自身经济实力有限,而微型电动车的用车、养车花费也较低;此外,更加小巧的车身可以提高城市通行效率,增加公路通过量,也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还能够节省停车用地,有利于解决大城市停车资源紧张等难题。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那么如果微型电动车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呢?

 

上牌受阻“阵痛”

若微型电动车上牌受阻,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将经受“阵痛”,波及的范围不小。

按照相关消息中“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下”的标准来看,A0级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影响最大,而目前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共拥有33款售价在10万元以下的A0级纯电动汽车。所以若限牌政策属实,那么受影响的将不止是五菱宏光MINI EV,像奇瑞小蚂蚁、哪吒V、零跑T03、欧拉全系、比亚迪e1等比较热门的车型也将会受到限制。虽然上海是比较重要的市场,但是受到的影响还并不是很大,其实更大的风险在于这一政策其他城市是否会跟进。对于把A0级纯电动汽车作为主销车型的车企而言,随着微型电动车市场的兴起,才刚刚吃到了新能源的“甜头”,而现在来看可能只会是短暂的快乐。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对消费者而言,“花少钱办大事”的愿望或将落空,如果还想满足代步需求,只能提高购车预算选择燃油车或者售价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这无疑提高了用车门槛。

 

政策倒逼产业进步

如果限牌政策最终落实,那么真的“百害无益”吗?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政策会倒逼产业进步,并且有利于车企的长久发展。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结合今年第一季度的实际销量来看,有这样几款新能源车值得关注,分别为交付8088辆的蔚来ES6、交付7456辆的蔚来EC6、交付12579辆的理想ONE、交付7974辆的小鹏P7,上述车型的起售价均超过二十万。反观一系列A0级纯电动汽车,售价基本稳定在十万元以下,虽然销量上更突出,但是产品规格档次仍然和新能源市场起步阶段没有本质的变化。对这些车企而言,虽然在电动车领域投入很大,但是只有小型车才卖得动,与新势力企业饱尝新能源红利形成巨大反差,这对未来在新能源板块的长久布局没有益处。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以上汽为例,宏光MINI EV是旗下上汽通用五菱目前最火热的车型,在传播营销以及实际销量方面可谓双丰收,但距离品牌一直强调的高端化路线差得比较远。虽然上汽旗下还拥有主打高端智能的智己汽车和R汽车,但在中端级别并没有一款走量的新能源车型撑起“门面”,与“龙头企业”的身份大相径庭。所以,若出台新政策,将刺激传统车企加大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投入,利于企业更长久的发展。此外,也会压缩车企提升品牌形象的时间,并加快相关产品革新的速度。

MINI EV无法申领“绿牌”,谁的损失更大?

 

点评

虽然目前还未官宣,但是相关消息一经传开就饱受广大消费者的质疑。如果相关新政策如期而至,在短时间内对车企和消费者而言都不是个好消息,然而将眼光放长远些,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相关新政的出台将对新能源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早一批微型电动车消费者幸运地获得了“牌照红利”。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5-12 13:04